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稻虾共作”铺就“红火”致富路

2018-11-08 12:43:37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保群

“‘稻虾共作’让我们家终于摘掉了贫困帽!”昨日,罗山县朱堂乡刘楼村马洼组的龚朝柱说起自己脱贫摘帽,兴奋劲儿溢于言表。

龚朝柱今年43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其母亲患病多年,他与妻子早年离异,独自抚养女儿,因缺乏技能,只能依靠几亩薄田维持全家基本生活。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龚朝柱在帮扶干部的关心帮助下,重拾信心,摒弃了“家庭不幸,得过且过”“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发奋图强,靠养殖小龙虾于2017年12月脱贫。

“一份稻田,两份收入。”谈到“稻虾共作”的新模式,龚朝柱如数家珍,“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害虫、微生物为小龙虾的生长提供了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了生物肥。这样一来,‘稻虾共作’既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稻田又能为龙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好处实在是太多了!”龚朝柱笑呵呵地说。

情系贫困户,真情助脱贫。朱堂乡结对帮扶干部经常到龚朝柱家走访,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制定帮扶措施,动员其养殖小龙虾,并介绍其参加免费的养殖培训。2016年,龚朝柱发展小龙虾养殖面积4亩,年纯收入1.48万元。同时,通过流转土地20亩种植水稻,年纯收入1.2万元,两项总收入已达2.68万元。2017年,朱堂乡乡长涂鹏帮助龚朝柱申请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帮助其扩大小龙虾养殖规模,并通过享受到户增收产业项目覆盖加入村豫鑫养殖专业合作社,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家庭收入节节升高,实现了脱贫摘帽。

谈到下一步打算,龚朝柱信心十足地说:“我将结合市场需求,适当扩大规模,带动更多像我一样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