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明港机场今日正式通航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飞天梦圆大别山——写在信阳明港机场正式通航之际
信阳明港机场全景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雪峰 丁桂玲/文 郝光 王哲/图 唐丰/视频
公元2018年10月28日,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是一个值得大别山区信阳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
飞天梦,今日圆。
从此,信阳正式开启“铁公机”立体交通模式,开放、美丽的信阳距离世界更近了一步!
从此,信阳开启大开放、大发展的新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新的平台,信阳从此振翅高飞!
筑梦:立体交通添新翼
信阳这座古城,注定与飞机和航空有着历史渊源: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飞机在信阳,也是共和国航空史上的第一架飞机;
中国第一个航空局——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航空局在信阳成立;
中原地区第一个机场——占地100多亩的飞机场在信阳(新县)修建……
信阳是中原的经济文化重地,山水形胜、自古繁华,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在陆路交通方面,信阳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多条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穿境而过;在水路交通方面,信阳拥有豫南唯一的出海口淮滨港,通过洪泽湖可直达长江。然而,信阳海陆空的立体交通格局唯有“空”是空白。
多年来,信阳人民翘首盼望建成自己的机场,期望插上腾飞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2009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局、谋划长远,提出新建信阳明港机场军民合用项目。
不久,项目的各项编制、报批、立项工作随即展开。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民航、环保、国土,到河南省军区、济南军区空军、空军司令部、总参谋部、中央军委等层层批准,明港机场项目建设之路走得异常慎重而不平凡。
明港机场是《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新建的支线机场之一,也是《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年)》建成的两座机场之一。
明港机场在原有的空军明港场站上进行改建扩建。明港场站是一座军用机场,始建于1958年,曾停靠过大批军用飞机,1985年在百万大裁军中被裁撤。明港机场位于明港镇东北8.5公里处,总占地面积5300亩,主跑道长为2700米,宽50米。该机场地理位置优越,东距京港澳高速3.6公里,南距京广客运专线明港站5公里、京广铁路明港站11公里、333省道7.7公里,西距107国道6公里。
2015年11月,明港机场项目开工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累计完成场内投资3.6亿元,共完成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水泥混凝土12万立方米,土石方42万立方米,新建和完善排水系统1.5万米,机场围界1.3万米,完成了空管、供油、助航灯光等设备安装。累计完成场外配套工程投资2亿元,共完成进场道路12公里,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12公里,铺设供水管道8公里等。
今年5月4日该机场通过了模拟机验证飞行;5月12日至18日完成了投产前校验飞行;5月23日试飞成功;7月12日至13日完成了改扩建工程行业验收和使用许可证颁证符合性检查;9月19日,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批复颁发了明港机场使用许可证。
该项目的落地,创造了信阳有史以来审批层次最高、涉及部门最多的项目纪录,也是全省同期规划建设的4个支线机场中进展最快、最早获得批复、最先完成工程建设的项目。
逐梦:不破楼兰誓不还
明港机场军民合用项目从立项到批复处处都极具艰难,项目审核的程序复杂、标准严格,难度非比寻常。此刻欢乐的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们。
“当我们的工作组奔赴北京、广州、郑州、济南,表达建设军民合用机场的愿望时,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市民航局局长梁秀善告诉记者。
2012年到2015年上半年,梁秀善和市民航局的同事们在北京、郑州等地经常一待就是几个月,从省发改委、省民航局等部门到国家部委,来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我们采取‘死盯’的办法,负责办理各项支持性文件的同志从市里、省里一直盯到国家部委,直到拿到批文才算结束。那段时间,审批项目进展到哪个环节了,何时起草文件、何时上会确定、走到哪个部门了,我们都一清二楚。”
“不拿下这个项目,誓不罢休!”梁秀善说,跑报批手续的那两年多,他和同事们像着了魔一样,审批无进展的时候,住在外地的宾馆里吃不下、睡不香,项目被某个部门审批通过后,他们在短暂兴奋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向下一个部门进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家部委、部队首长、省里和各有关部门领导为信阳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振奋,也为信阳市委、市政府建设军民合用机场大手笔、大气魄的跨越发展思路和执着的项目争取劲头而感动。各级领导纷纷表示,将不遗余力地支持老区经济发展、支持信阳明港机场军民合用项目顺利实施,从而使信阳明港机场走在全省同期规划建设的4个支线机场的前列,最早获得批复建设。
由于明港机场所处位置在驻马店市境内,征地、拆迁任务重,协调难度大。为此,明港机场军民合用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地与驻马店市相关部门和单位搞好沟通协调,耐心做好群众工作。
而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无论是寒冬腊月、寒气袭人,抑或是烈日当头、挥汗如雨,项目建设现场,一台台挖掘机的隆隆机鸣声并不停止,建筑工人们手中的工具也不歇息。
为了早日实现蓝天梦,他们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韧劲不懈地拼搏着!
圆梦:鹰击长空绘神韵
鹰击长空绘神韵,信阳腾飞正当时!
5月23日8时58分,随着一架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的东航空客A320型客机降落在信阳明港机场,老区信阳首次迎来民航客机。
10月28日,作为首家运营信阳航线的航空公司,东方航空一次性开通信阳通往北京、上海、杭州、昆明、西安、重庆、青岛、佛山8条航线。
从航线的申请报批到机务管理,再到地勤保障服务等方面,东方航空公司派出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传授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为明港机场顺利建设和如期通航倾注了大量心血。
4月22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绍勇来我市考察航空运输市场和信阳明港机场建设工作时深情地说, 东航作为中央企业,为革命老区的发展助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支持老区建设东航责无旁贷。东航将全力以赴支持明港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在前期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做好保障,与信阳市委、市政府一起共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力争明港机场早日通航。同时,他希望明港机场正式运营后,切实加强机场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真正把明港机场打造成为助力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诚如斯言。历史上,信阳和上海有着深厚的渊源。两地一脉相承,都简称“申城”,“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早期封地就在古称黄国的今天信阳潢川县,后封上海一带,被誉为上海的开山鼻祖。这一共同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传承,为两地构建了天然的合作纽带。
明港机场的通航,再一次搭建起交流的平台。机场,是一个城市最靓丽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融入国际社会的桥梁。
机场通航,不仅仅只是一种交通方式的出现。据国际权威机构测算,民航的投入产出比率是1∶8。具体到机场方面,据国内研究分析,我国机场每百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8.1亿元,相关就业岗位5300多个。业内人士强调,空港是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区域中枢,它不仅可以指数化提升区域区位优势,更能够结构化拉升区域产业升级。
“这是一件有利于信阳、有利于国家的好事。”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在明港机场军民合用项目正式开工新闻发布会上感慨地说道。
至此,信阳“铁公机”三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正式形成,预计到2020年和2040年,明港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50万人次和2500吨、125万人次和9500吨,信阳“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的区位优势更为彰显。
这必将为信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明港机场通航将极大地增强信阳市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为信阳参与国际、国内产业竞争与合作,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有力促进航空服务、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向信阳集聚发展,对信阳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旅游出行条件,促进信阳乃至整个豫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明港机场通航,是大别山信阳交通建设的一次重大飞跃,随之构建起的公路、铁路、港口、空港立体交通网络,必将进一步提升信阳的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未来的信阳,将沐浴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春风,着力搭建空中“丝绸之路”,以机场通航为契机,积极适应通航后的新形势、新机遇,牢固树立开放开发理念,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务实合作,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随着明港机场通航,信阳的胸怀将变得更宽广,视野变得更高远,空间变得更广博。今天的信阳人踌躇满志,今天的信阳蓄势待发。让我们御风而行,阔步迈进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航空新时代!
让梦想飞得更远更高——热烈祝贺信阳明港机场正式通航
信阳日报编辑部
听,引擎轰鸣;看,银鹰飞翔。10月28日,8架满载乘客飞往8条不同航线的东方航空客机从明港机场先后腾空而起,飞向蓝天,标志着信阳明港机场正式通航。至此,信阳的水上船载、公路运输、高铁客运、飞机运送等现代立体交通网正式形成,在大别山区乃至中原地区交通领域独领风骚,为造福信阳、添彩中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梦想高远,十年一剑。明港机场2009年立项、2018年通航。从谋划、立项、建设到竣工、试航、通航,历届信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成百上千的机场建设者,为了飞天梦想,矢志不渝,痴心不改。十年翘首,今朝梦圆。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信阳将张开臂膀拥抱八方来客,触摸世界的脉搏,感知世界的心跳;在这个新起点上,信阳将再次放飞追赶与跨越的梦想,创造新的业绩与辉煌。
信阳“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是上海、西安、郑州、武汉的“脐心”,享有“豫鄂锁钥”“淮西藩蔽”“中原屏障”之美称,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明港机场是中国民航新建的支线机场之一,也是全省同期规划建设4个支线机场中获批最早、推进最快、最先完成通航的机场之一。打开天路,九霄遨游。当今时代,空港是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区域中枢,不仅可以指数化提升区位优势,更能够结构化拉升区域产业升级。明港机场,不仅是信阳融入国际社会的桥梁,更是信阳一枚崭新的烫金名片。
老区有梦,信阳腾飞。明港机场正式通航,不仅圆了老区人民及周边地区数百万群众期待多年的“飞天梦”,而且加快了信阳对外开放的步伐,丰富了上海、武汉、郑州等区域的航空版图,形成了“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重要支点,更是大大提升了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竞争力,为我们打造豫南航空港经济区、发展临空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必将与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带来的政策机遇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引领革命老区更加快速融入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皖江经济带三个国家级经济增长板块,加快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充满活力的生态经济先行区和全国有影响力的交通枢纽、信息枢纽、物流枢纽,为老区振兴发展增添奋力赶超的新引擎。
梦圆今朝,唱响未来。明港机场正式通航,是大别山区的福音,是老区信阳的骄傲。信阳将以更博大的胸怀、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气魄,谋划更宏伟的蓝图。依托空港经济的“发动机”作用,借助“一带一路”,科学运营和管理机场,大力拓展航线,充分撬动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信阳旅游“国际范”。让信阳成为四方游客青睐的旅游新地标,一个内陆区域的国际新门户。在“五个信阳”建设的进程中,涌起一个资源聚集、人才聚集、产业聚集的新高地,让中原更加出彩。
充满奋斗的激情,释放拼搏的能量;迈开铿锵的脚步,放飞幸福的梦想。明港机场——已经让信阳人的梦想插上翅膀,一定会飞得越高越远。
明港机场大事记
2009年8月
信阳明港机场军民合用项目预可研报告编制完成。
2010年1月
政府将项目预可研报告呈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审批。
2011年9月
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具《关于同意空军信阳明港机场实行军民合用的批复》,项目预可研报告工作结束,立项工作完成。
2012年3月
项目可研报告上报至国家发改委。
2014年2月
相继办理完成了中咨公司评估报告、中国民用航空局行业意见、国家发改委节能审查意见、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环保部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水利部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省住建厅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市政府与济空改扩建协议、军地空域使用会议纪要、招标方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省政府项目资金承诺函等项目可研报告批复所必需的支持性文件。
2014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联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总参谋部关于河南信阳明港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正式批复了明港机场军民合用项目可研报告。
2014年12月
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信阳市政府批复了明港机场总体规划。
2015年6月
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出具《关于信阳明港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及总概算的批复》,批复了信阳明港机场初步设计及总概算。
2015年11月11日
明港机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18年5月4日
通过了模拟机验证飞行。
2018年5月12日至18日
完成了投产前校验飞行。
2018年5月23日
试飞成功。
2018年7月12至13日
完成了改扩建工程行业验收和使用许可证颁证符合性检查。
2018年9月19日
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批复颁发了明港机场使用许可证。
2018年10月28日
正式通航。

- 上一篇:让梦想飞得更远更高——热烈祝贺信阳明港机场正式通航
- 下一篇:山水信阳 宜居茶都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