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走基层|“生态种养”真本色

2018-10-23 10:57:05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 浩  通讯员 朱丝语 秦怡欣

“草鱼12元一斤,鳜鱼50元一斤,俺卖多卖少一个价,童叟无欺。”淮滨县新里镇董竹园村,香米稻田里稻浪滚滚,觅食的鱼儿不时跳跃,昨日,正在卖鱼的农民陈炳森笑容满面。

近年来,淮滨县大力推广“稻渔共养”模式,将两种看似不相干的生产方式融合在同一片水田里,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稻鳅、稻蟹、稻鱼种养模式在各乡镇风生水起,但香米稻田养殖鳜鱼、黄鱼、武昌鱼等特色鱼,在该县尚属首例。

“你几颗一起嚼,尝尝是不是有一点甜。俺这田里的香米稻和鱼都是纯天然的,稻田里的微生物和害虫直接成了鱼的‘营养餐’,鱼群的排泄物又成了香米稻生长的绿肥。这种种养方式当下十分‘流行’,所种养的稻鱼,口感好、无公害,很受市场欢迎。”陈炳森剥开几颗香米稻递到记者手中,“香米稻跟一般大米不一样,煮粥的时候只要加一把,整锅粥都是香的,在以前是贡米,根本不愁卖。俺这稻要再过两个月收割,现在就已经被预订完了。”

“香米稻一斤保守收购价2.5元,亩产600斤,加上政府补贴300元,一亩地最低收入1800元。你今年种了105亩,仅这一项收入就有19万元。一亩地收鱼200斤,几种鱼折中价25元,今年卖鱼最低获利52万元。稻鱼共收益71万元,你真行啊!”同行小秦帮陈炳森算起了账。

“搞了十多年水产的老陈在养殖方面可是我们县的‘专家’。善于总结经验的他在养殖中摸出了门道,同行经常向他请教,县里的养殖培训请他去授课更是家常便饭。他还在全县推广生态种养,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对社员进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带领全县农民共同脱贫致富。”该镇包村干部许松林夸赞道。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