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自信的“龙虾女”

2018-05-17 09:30:23 来源:河南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陈世军 摄

5月15日一早,到信阳交完200公斤小龙虾后,天还没有大亮,罗娜就匆匆赶回罗山县子路镇李楼村。顾不上歇口气,她又开着插秧机下田了,不一会儿,新插上秧苗的水田就像披上了一层绿纱。

1992年出生的罗娜,从罗山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一个人到信阳闯荡,卖过服装,当过销售代表,渐渐地在城市站稳了脚跟。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罗娜却扭头回了农村,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农民。

回乡后,在父亲的帮助下,罗娜用全部积蓄流转了1600多亩土地,注册了金凤家庭农场,成立了兴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等各种农机具一应俱全,施肥撒药还用上了无人机,全是她一个人操作。当年她种的水稻平均亩产就达到了1200斤,罗娜也成为当地最年轻的“家庭农场主”。

爱学习、善钻研,罗娜在网上发现了“稻虾共作”模式,此模式既可以提升水稻产量,又能提高小龙虾的质量。去年8月,罗娜又跑到湖北潜江“学艺”,回来后就把临河的350多亩稻田全都挖上了深沟,养起了小龙虾。

“我已经习惯了每天凌晨3点起床,到虾田起网捞虾挑虾,赶早送到信阳新华市场,再赶回来下田,每天都是忙到天黑才回家,有时候一天才吃一顿饭。虽然有点累,但是很幸福。”一脸阳光的罗娜笑着对记者说。

罗娜的父亲罗开金告诉记者,因为虾田水质好,虾个头大、皮色红亮,收虾的老板每公斤都会比别人多出一元钱。附近农户看到养虾效益好,也想跟着养虾。罗娜不仅主动传授技术,还帮乡邻联系市场,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奔致富路。用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看着刚刚插上的秧苗,罗娜自豪地说:“俺回农村是回对了,俺相信农村会越来越好,农民会越来越富,农业会越来越有奔头。”(记者 胡巨成 通讯员 刘宏冰)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