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丝带寄哀思 文明祭扫渐成市民自觉行为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冉
3月28日上午,记者在贤山公墓墓区走访时看到,来自信阳市公益志愿者协会的20名志愿者已早早等候在那里,他们手持鲜花,倡导前来祭祀的市民用鲜花代替纸钱。“这样的倡导好!既减少了安全隐患,又为环保做了贡献!”前来为父亲扫墓的市民张会友这样说。
今年是我市倡议“鲜花换纸钱,黄丝带寄哀思”文明祭扫活动的第二年,“文明祭扫、生态殡葬”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眼下正值清明祭扫的高峰期,3月28日一大早,贤山公墓门前安设的志愿服务点挤满了前来祭扫的市民,不少市民主动将手中的纸钱投放到回收桶,并兑换成鲜花以寄托哀思。“仅今天一上午就送出去了300多朵鲜花,黄丝带600多根,回收了火纸1000多斤。市民们热情高,我们也劲头足!”志愿服务队的聂红海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更好的宣传和服务好此次活动,市民政局引入市公益志愿者协会的50多名志愿者,通过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张贴宣传横幅等形式,让更多市民转变传统祭扫观念,树立绿色环保理念。此外,服务点还设有轮椅等便民设施,并安排志愿者专程护送行动困难的市民去墓区。香烛和纸钱减少了,人情味却变多了。
“市民对于用鲜花代替纸钱的祭祀活动一年比一年认可度高,彻底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需要一个过程。从今天的祭祀情况来看,近一半的祭祀者愿意用纸钱换成鲜花,而主动买鲜花祭祀的老百姓也不在少数。”据贤山公墓负责人冯志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发展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推动传统殡葬逐步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殡葬方式转型。”
记者看到,除了志愿服务点免费派送鲜花以倡导文明祭扫外,入口处的纸钱售卖摊也改换成了绢花和电子蜡烛。“现在都提倡文明祭祀,改卖绢花更受欢迎哩!”售卖的商家告诉记者。以绿色环保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清明节才真正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节日。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