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宝”朱鹮首次孵出四胞胎

2017-04-10 08:46:37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网络图片

信阳新闻网4月10日讯  4月8日,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佳音,已监测到野外放飞的“国宝”朱 7对营巢繁殖,其中一窝在3月27日出壳4只幼鸟。目前,在朱

爸爸妈妈精心照料下,这4只朱 宝宝健康成长。

“一对亲鸟一窝产4枚卵,并孵化出4只小朱 是极其罕见的,过去几年每窝孵化幼鸟都在2-3只,今年窝繁殖数量创造了新的纪录。由于初春气温一直低位徘徊,蛇、鼬等朱 的“天敌”出来晚,加上雨水充沛,食物丰富,预期今年野外繁殖数量会有较大突破。”朱

繁育站站长王科告诉记者。

朱 脸颊呈朱红色,两个翅膀下侧和圆形尾羽一部分有朱红色的颜色,素有“鸟类大熊猫”之称。朱 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其外表美丽而优雅,又被称为“吉祥之鸟”“东方瑰宝”。朱 每年春季繁殖一窝,产卵2-3枚,由双亲孵化育雏,雏鸟约28天后破壳而出,60天后就能跟随亲鸟自由活动。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罗山县南部,总面积4.68万公顷,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315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80%以上。2007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董寨承担濒危珍稀鸟类朱 的人工繁育及野化放归研究任务,截至2016年年底,已人工繁殖朱 196只;实施了三次野外放飞,放飞朱 78只,野外朱 自然繁殖幼鸟成活24只,为在河南建立稳定的野生朱鹮种群奠定较好的种源基础。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陈世军 通讯员 祝文平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