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往日“深闺人未识” 今日“春色关不住”

2015-04-28 09:22:12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图为美丽的西河乡村。

信阳新闻网4月28日讯(本报记者  孟  磊  通 讯 员  吴若辰  文/图)乡村土地上处处生长着吐绿的花花草草,文化广场上安装着标准化的健身器材,一排排漂亮美观的农民新居,一张张写满幸福的笑脸,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商城县余集镇的巨大变化和村民们富足安康的生活。近年来,余集镇关注民生,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织起了一幅锦绣蓝图。

走进余集镇西湾村,“美丽乡村”建设更是为其增添了几分“低调”的美。多功能、高品位、花园式的高标准敬老院、留守子女俱乐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养殖场,一幢幢崭新的楼房,疏密交错,远近映衬,姿态各异,色彩不一,充满现代色彩,一改往昔封闭式的习俗,向人们昭示着一种强烈的改革发展意识。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如此周到的医疗服务。”该镇杨湾村村民刘大爷在崭新的村卫生室对我们说。为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该镇党委、镇政府着力打基础、保民生,建设26所村级卫生室,真正把医院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按照“六个一”孝心工程的要求,投资60万元,高标准兴建了敬老院,完善了内部设施,实现了多功能、高品位、花园式的建院标准,对符合条件的五保老人实行统一供养;农村新型医疗保险覆盖率高,五保、特困弱势群体全部免费参保;落实新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全镇年满60周岁且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老人都领取养老金;投资50余万元建起留守子女俱乐部,解除了外出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建设治安哨亭,夯实了治安防控的前沿阵地;建起了自来水厂,让余集群众像城里人一样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投入300余万元建设镇村重点道路和村组道路,力争在3年内全乡道路实现“村组通”。这些惠农利民的举措,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加。

“要建设好‘美丽乡村’,出发点和落脚点仍归于‘新农民’的培养上。我们加大对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农家书屋的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着力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和专业农民。目前已有8000多名农民掌握了1门至2门致富技术。”余集镇党委书记刘琦告诉记者。

浓郁的文化氛围,陶冶了余集农民的情操,文明、健康、时尚的生活理念,在余集农民心中扎下了根。看到我们采访,西湾村村民张大嫂笑着说:“现在我们吃完饭没事就跳跳广场舞,既锻炼了身体,又舒畅了心情,比搓麻将、打扑克好多了!” 目前,在余集镇,农民打牌赌博的少了,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多了,全镇农村逐步形成了学习科技、热爱劳动的浓厚氛围。

“坚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契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实行大空间、大体量绿化,窄处插绿,漏处透绿,宽处植绿,达到建成一片楼房,绿化一处新村。我们一定要把余集打造成真正的‘美丽乡村’。”刘琦掷地有声地说。

编辑:@郑琦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