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庙仙乡头茬再生稻喜开镰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喜看稻菽千层浪,一丛金黄入眼来。9月1日,在罗山县庙仙乡方集村国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正在收割头茬再生稻,黄澄澄的稻谷从收割机中喷涌而出,甚是喜人,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今年头茬稻亩产可达800斤,二茬预计有400斤,收割期与普通水稻错开,调配人手方便,收割进度快,一季两收,还挺划算的。”合作社负责人陈国平告诉笔者,他已种植再生稻3年了,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0多亩发展到700余亩,还添置了旋耕机、收割机、无人机等设备,基本实现了种、管、收机械化作业。
“早育一个月,多收一茬稻。”据了解,再生稻一季两收,生长期长,米粒品莹饱满,口感良好,每亩可多收稻谷300斤-500斤,亩均增收500元左右,土地利用率、经济效益较高,深受农户欢迎。
近年来,该乡大力调优粮食产业结构,通过宣传引导、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方式推广再生稻种植,出台奖补扶持政策,把再生稻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激发农民种植再生稻的热情。截至目前,该乡再生稻种植达5000余亩,培育百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9户。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发挥好‘科技+人才’的牵引作用,加快新科技、新品种普及,持续扩大再生稻等规模种植,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达到稳粮增收的目的。”该乡党委书记吴士军表示。 (何 铸)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