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淮滨:打造就业“金饭碗”

2020-01-07 09:26:52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赵丽华

近日,淮滨县固城乡老庄村的苏美达扶贫车间内,几十个工人正在赶制衣物,一派繁忙景象。

2019年9月,老庄村的贫困户楚少娥经过培训,顺利成为一名缝纫工人。之前一直在家照顾3个孩子的她,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来源只靠其丈夫一人。到苏美达扶贫车间后,她不仅一月有了4000元的收入,还能在家照顾孩子。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淮滨县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多方联动、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随着一家家企业的落户,扶贫车间遍地开花,通过“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用扶贫车间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帮助农村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缓解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和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作为国内纺织龙头企业国机集团的重要成员企业,苏美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帮扶工作,结合淮滨实际,打造“服装工业园+扶贫车间”的立体化精准扶贫模式,构建“援建一个扶贫车间、打造一个增收产业、实现一人稳定就业、带动一户脱贫致富”的“四个一”机制。

“苏美达在我们县建造的工业园,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40亩,预计招收员工1200人,可以解决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城就业问题。在乡镇的扶贫车间遍布三空桥、麻里、台头等地,可有效吸纳300多名工人就业,形成了城区有工厂,农村有车间的就业局面。”该县产业集聚区办公室主任金中奇说。

据了解,为了打造就业“金饭碗”,淮滨县联合企业专门安排了专业师傅分层次对新手进行“手把手”职业培训,让新员工尽快掌握操作技术,获取职场技能。

“‘服装工业园+扶贫车间’模式的创建和发展让贫困户能走上就业脱贫之路,真正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效果,既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又解决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问题,还可促进淮滨产业发展。”金中奇告诉记者,临近过年,集聚区将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返乡工人就近就业。


编辑:郑琦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