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供需格局震荡 国际油价企稳回升路漫漫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消费日报网讯最近一段时间,受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美国商业原油储备增加和美元不断升值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再度承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4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高盛集团分析师预计,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在今年三季度将会跌至每桶45美元,明年才可能回升至每桶60美元。世界石油供需格局正经历新一轮震荡调整,未来国际油价企稳回升之路并不平坦。
伊朗——
国际原油主要供应国地位有望逐渐恢复
截至7月27日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75美元,收于每桶47.39美元,跌幅为1.56%。另外,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5美元,收于每桶53.47美元,跌幅为2.1%。
分析认为,伊朗核问题协议达成使得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其直接结果之一,便是伊朗作为国际原油主要供应国的地位有望逐渐恢复。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伊朗拥有全球原油储量的近10%,而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内部,伊朗的储量比例约为13%。
在美国主导的制裁影响下,2012年伊朗石油日出口量从250万桶下降至100万桶。市场预计,解除制裁有利于伊朗扩大原油出口,从而使国际原油生产和销售能力得到增强。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曾表示,(协议达成后)每日将有至多100万桶原油进入国际市场。这或许将增加国际油价的下行压力。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此或许过于悲观,伊朗原油搅动国际原油市场恐非易事。首先,对于此次各方能够达成协议,市场早已有所预估。今年4月,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问世后,国际原油市场就开始估量伊朗新增石油出口的潜在规模有多大。其次,西方对伊朗解除制裁是分阶段的,并非一蹴而就。再次,即使伊朗增加产量也需要时间,伊朗很多油井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能否很快出油并提高产量,令人生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项目负责人内维欧认为,伊朗石油产业要恢复到制裁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再者,当前过低的国际油价恐怕也将抑制伊朗的石油出口意愿。
中东产油国——
正在承受政府预算和国际收支“双赔本”
国际油价自今年1月中下旬跌入谷底以来,慢慢开始复苏,但目前价格水平仍难满足多数中东产油国的资金需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14年,除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几个石油富国外,中东其他产油国的政府预算平衡油价介于每桶90—160美元之间,国际收支平衡油价介于每桶80—110美元之间。在当前油价水平下,中东产油国正承受着政府预算和国际收支的“双赔本”。
然而,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三个频频利用产量调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海湾国家则拥有更大的价格承受能力,在面临维持政府预算平衡困难的同时,总体而言依然可以实现盈余。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