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专家解读《网络安全法》: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2020-07-30 17:07:25 来源:文汇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网络安全法》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会给人们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认为,《网络安全法》的出台,顺应了网络空间安全化、法治化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对国内网络空间治理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国际社会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在迈向网络强国道路上至关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去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沈逸是参会代表之一。他认为,我国网络事业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这时,国家宏观指导方针就显得相当重要;总书记在“4·19”重要讲话中指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信息革命让网络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第五疆域。中国已有超过7亿网民,用户基数庞大,各种互联网创新应用也层出不穷。“支付宝为代表的网络支付用户越来越多,一旦出现不安全状况就是大问题。”沈逸说,网络安全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成为民生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

  互联网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人们的正当权益也在网络空间面临着各种新型威胁的冲击和挑战。目前,相关部门已对互联网企业过度追求商业利益以及不良竞争、对影响广大普通网民幸福生活的新型网络欺诈、对网络空间非法贩卖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等,开始了一系列治理工作。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战略规划建设也在高速推进之中。《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 等一系列法规和文件的出台,初步奠定了中国网信事业发展所必需的法律框架和战略架构。

  当前,一些公共事件通过网络“发酵”后,往往会以几何数级效应扩散,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沈逸的关注。

  “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在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就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凝聚共识的功能。这个共识,是社会公众对社会发展方向、国家治理方式等的默认契约。”沈逸说,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网上各种“声源”的出发点各不相同。值得警惕的是,许多公共事件背后,往往存在以散播各种混淆视听信息牟利的职业策划人和幕后推手。因此,他认为,通过互联网来凝聚共识,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当公共事件引发网络舆情时,政府的应对态度已经有了积极转变———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能够主动公布事件相关信息。但是,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凝聚共识”。(记者 祝越)

编辑:@曲沛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