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山西潞麻绳匠人坚守20余年:拯救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2019-10-30 16:02:21 来源:中新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中新网长治10月30日电 题:山西潞麻绳匠人坚守20余年:拯救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作者 李庭耀

  “我21岁时跟着老丈人学会这门手艺。村里最多时有几百人从事潞麻绳制作,最少时包括我在内没有一人做这个。”30日,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东旺村的一个小院内,46岁的苏平安正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制作潞麻绳。随着尼龙绳的出现,很多人已将麻绳忘记,仍在坚守的苏平安希望拯救这门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南侧。北周时,上党地区出产的麻始称潞麻,长子县是潞麻的主要生产区之一。千百年来,麻衣、麻纸、麻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潞安府志》记载,唐朝前后,当地农民“勤农织之事,业寡桑柘,而富麻苎”。潞麻生产行销海内外,被誉为“一熟天下贱”。

  苏平安介绍,过去做农活儿需要麻绳的地方很多,可以说麻绳曾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老百姓捆绑、背运、拉车、拉磨、拉碾都需要麻绳。苏平安回忆,当地很多村曾经都有纺绳厂,东旺村最多时有几百人从事潞麻绳制作,“村里的戏台周围每天都围满制作潞麻绳的人”。

  曾经,靠着制作潞麻绳的手艺,苏平安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他告诉记者,1997年前后,他就雇有四五十位工人制作潞麻绳,“以前的销量很大,我都不用出门,内蒙古、北京、长治等地的人就跑来订货”。

  苏平安介绍,潞麻绳制作需要整麻皮、纺胚、合绳、磨绳、打捆共5道主要工序,工艺技术虽没有其它行业技术含量高、保密程度严,但也有其严格的程序,要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以及高人传授才能达到技术过关。纺胚时,手很容易就会被划伤,为了防止伤到手,要一遍遍给胚线浇水,在寒冷的冬季,皮肤就会冻伤,“再苦再累也坚持下去了”。

  然而,随着尼龙绳的出现,潞麻绳逐渐被化纤产品替代。没有了市场,苏平安不得不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2003年,作为东旺村坚持到最后的一位潞麻绳制作匠人,他离开了村子,之后的十几年间,东旺村无一人从事曾经红火的潞麻绳制作。

  2016年,东旺村开始打造以上党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美丽乡村,看到希望的苏平安回到家乡,重新拾起了潞麻绳制作工艺。“我试着寻找潞麻绳的新用途,它可以做一些日用品,还能做成手工艺品和室内装饰。”苏平安介绍,如今,除制作潞麻绳外,他还会制作潞麻鞋底、潞麻坐垫、潞麻花篮等,还会根据人们的需要制作室内装饰,自己的收入也渐渐多了起来。

  “下一步,我想打开潞麻绳制品的销路,带领更多人制作潞麻绳,增加的大家的收入,同时也拯救这项工艺。”苏平安说。

编辑:@王海涛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