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教孩子合理的表达情绪

2016-02-18 16:55:22 来源:信阳市教育局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背景资料:
    小学一年级学生李某母亲反映:孩子不接受批评,对待批评反应激烈;家庭生活中孩子会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出现咬人、用头撞人的攻击性行为。学校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有攻击性行为,影响与班级同学的交往。中心咨询师经过交流发现:孩子在情绪平稳的状态下,与人交流正常,无攻击性行为出现。
    案例解析:
    儿童无论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该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或就事论事的态度妄加断论。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更“善于”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拥抱”和“撕咬”。
    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打人、咬人,而是他们缺少交流的方法。这类孩子在语言的表达上与他们的同龄孩子相比,还存在一定差异,还不会自如地用语言表达,一旦高兴或者紧张,就会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此会引起误解。
    在学校生活中经常使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孩子,人际关系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教会孩子:除了“行为”之外还有其他的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语言”。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情绪管理教育”也可以使孩子的类似问题得到改善。
   咨询师建议:
    1、家长应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长。
    2、帮助孩子学会处理愤怒的情绪,教给他一些合理的宣泄方法。
    3、在孩子愤怒情绪出现的时候,关注孩子的内在感受,引导孩子积极应对。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