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有感而发|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2016-08-19 09:25:02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新闻网8月19日讯(徐 隽)近年来,政府决策越来越重视听取民意,无论是环境影响评估还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在一些地方,公众参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扎扎实实“走过场”,让本应发挥稳压器、调压阀作用的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有的因公众知情权没有得到保障,反而在为群众办好事中产生误解、对立。其实,公众参与得越充分,工作推进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矛盾点就会暴露得越充分,对完善规划、科学决策的帮助就越大。

今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对新环保法的执法检查。检查发现,公众参与环境监管,已经成为政府环境监管的重要补充和支持力量。在一些地方,1名环境监察人员要监管10多家企业,就算24小时盯防,也难以避免偷排偷放。然而,通过“12369”热线和其他举报方式,大量违反环保法的线索被掌握,大量心存侥幸的违法企业被查处。

要把好事办好,就不能有“替民做主”的思想,倾听民意不能怕麻烦。应该说,当前,在政府决策、环境监管、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都有比较成熟的鼓励公众参与的制度规定,问题是如何细化落实好这些规定。诚心诚意听取公众意见,真心真意动员公众参与监督执法,只有共治共享,才能收获社会治理的良性形态。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