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有感而发|奥运金牌奖励莫要功利化

2021-08-12 16:43:33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佘惠敏

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以38枚金牌、88枚奖牌位居世界第二。在中国运动员驰骋赛场、摘金夺银的同时,许多企业宣布要给夺金的运动员送房、送车、送重金。

对于企业和社会给运动员房、车、金钱奖励等现象,我们应该客观理性看待,不要过于吹捧和热议,更不能把奥运金牌与金钱收益画上等号。

对奥运冠军的绝大部分馈赠,相关企业虽有蹭热度打广告之嫌,但本意是好的,是为了奖励运动员刻苦拼搏、鼓励他们为国争光,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之举。

不过,这样的馈赠也应适度,否则就可能出现负面影响。

一是不能让奥运冠军成为个别无良企业蹭热度的“羔羊”。有的企业口惠而实不至,甚至给奥运冠军留下陷阱。比如某省一家房地产公司曾出现奇葩操作: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该公司承诺向本地籍贯的奥运冠军赠送房产,后来却将“冠军房”的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且多次向银行抵押贷款,以至于闹到法院。

二是不能让金钱的“味道”盖过奥运健儿们拼搏奋斗精神的本色。奥运冠军所获奖励的多寡,往往跟其所来自省份的富裕程度密切相关。来自富裕地区的运动员,当地财力充足的企业多,对给家乡争光的运动员不吝大奖,甚至竞相攀比。这样的“斗富”会让奥运金牌沾上“铜臭味”,将大众的关注点带偏,不利于弘扬奥运精神。

体育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奥运会上,世界人民大团结、大比拼,共同探索人类运动的极限。奥运会也是展示各国精神气质的大舞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运动员茁壮成长提供了更强大支撑,为运动员施展天赋提供了更有利条件,中国运动员也在国际竞技中散发出越来越自信、从容、勇健、智慧的神采魅力,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闪亮代表,收获了全球各地的“粉丝”。

我们不反对一些地方和企业给运动员提供物质奖励,但不应该把奥运奖牌变得过于物质化功利化。奖牌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竞相超越的自然结果,公众应该更加关注运动健儿们拼搏的精神、奋斗的状态。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