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晓论坛|农民“办酒风”也要刹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按照中央的要求,自从各地出台禁止党员干部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有关规定以来,各级机关单位广泛宣传,认真执行,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公款吃喝、互相吃请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但笔者在“五一” 期间与当地一些农民攀谈中了解到,目前不少农村办酒之风十分盛行。一位老农民这样告诉我:他村里一位普通农民过六十岁生日,不少亲戚、自家、朋友提前三天祝福,吃吃喝喝,生日那天摆了很多桌。 一是名目繁多。婚丧嫁娶、建房乔迁、寿诞庆礼、升学参军要办酒,还有小孩满月酒、周岁酒等,不一而足。二是规模之大。有的办酒请全村,少则二三十桌,多则五十桌以上,连办好几天;有的农村办丧事时间长达半月以上,花去资金多则二三十万元。三是人情礼重。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不送伤感情,送少丢面子。人情送出多,有人心不甘,就设法办酒捞回来。如此互相攀比,恶性循环。“办酒办酒,剥亲刮友”“请柬一请,胆战心惊”等顺口溜道出了人们的无奈和痛恶。
农村办酒风,害苦老百姓。整治此种民间陋习,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强力推动。比如参照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有关规定,对农村无职党员也要严明纪律,严格遵守,并落实督察措施,对顶风作案者严肃处理,不搞下不为例。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村把治理“无事酒”作为村规民约补充内容,动员党员、村民代表、企业主、种养大户带头签署不参与违规办酒承诺书,积极营造婚丧喜庆事宜小办简办的大环境、好风气。这样有组织、有监督、有处罚的整饬行动,必将得到农村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邹晓峰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