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清蒸鲈鱼 够营养又不会上火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这是由被中国文明网点名了北京东城文明网网友赵一鹏推荐的。
赵一鹏说,这道菜背后可有很多故事……
我从小学习京剧,忌食辛辣,为了保护嗓子,母亲便经常做清蒸鲈鱼给我吃。每次鲈鱼快做好时,掀开锅盖,阵阵鱼香味便扑鼻而来,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浓馥的菜香里弥漫着母亲对我的点点关怀与期望,记录了我成长的足迹,也给予了我进步的动力。

赵一鹏和妈妈。
母亲是一位老知青,或许是经历过岁月的磨难,她非常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小时候我特别胆小,母亲认为,学习京剧有利于锻炼我的胆量,还能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于是,在我五岁时,她便送我去少年宫学习京剧艺术。
毕竟年纪太小,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挫折。记得学《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时,我因为学不会唱腔,内心满满的都是挫败感,那一段时间我有些无精打采,甚至萌发了放弃的念头。
母亲觉察到我的消极态度后,特意在周五晚上教我做清蒸鲈鱼,她在一旁一步一步提示,先摘菜、洗菜、切菜,然后洗鱼、腌鱼,蒸鱼,初次尝试做菜的我手忙脚乱忙活了大半天,菜终于上桌了!我情不自禁感慨时,母亲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我受益终生:“生活其实就跟做鱼一样,虽然有困难但是只要你敢于迎难而上,就有解决的可能。但是,如果你中途放弃了,就永远也吃不到自己做的鱼,得不到你所想要获得的成功,对于京剧的学习,妈妈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再大的困难妈妈会陪着你一起面对,你并不比别人笨,相信只要你多加练习,一定能练好唱腔,学好京剧。”
听完母亲的话,看着桌上色香味俱全的清蒸鲈鱼,我重新燃起了学京剧的斗志。第二天,母亲陪我再次来到少年宫,继续唱腔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妈妈的鼓励和陪伴下,我终于有了进步,京剧的学习也越来越好,而清蒸鲈鱼也理所当然成了饭桌上常有的菜。每当我在遇到挫折或是演出成功时,都会和母亲一起做这道菜,看着盘子里那黄色的姜丝、绿色的葱丝、红色的辣椒以及奶油似的高汤,深深吸一口气,顿时所有的烦恼和荣誉都会随着香味飘散,留下的只有我对母亲的感激以及对于明天会更好的期待。
母亲告诉我,之所以常让我吃清蒸鲈鱼,是因为它不仅口感好,肉质鲜美,更重要的是够营养,不上火。长大后我上学,工作,直到渐渐有了家庭,便很少有机会自己动手做清蒸鲈鱼了,但是母亲却依然保持着做这道菜的习惯,看着母亲在餐厅忙着切菜、处理鱼的背影,我忽然发现这道菜其实最适合母亲,因为整道菜里都饱含了她对儿子的爱和付出。
“娘生儿,连心肉”是京剧《三家店》中的一句台词,小时候我只是背下词来唱,并不太懂其中的意思。光阴荏苒,看着母亲新添一丝一丝的白发,一条一条日渐变深的皱纹,当我再次唱起这句词时,心中总会增添些许酸楚。我想把《四郎探母》中那句“老娘亲请上受儿拜,千拜万拜也是折不过儿的罪来”,唱给母亲听。母亲为培养我,付出了满满的心血,如今我希望能尽自己的所能来回报、孝顺母亲。同时,也以一道饱含伟大母爱的清蒸鲈鱼送给天下所有辛勤付出的母亲,谢谢你们为了孩子不计回报的付出,愿你们健康长寿,幸福快乐到永远!

推荐人:北京东城文明网网友赵一鹏。
怎么样?想学吗?那么问题来了,做好这道菜的关键是什么?
——————
一鹏妈妈的食谱是这样的:

Step1:柿子椒、生姜、大葱,胡萝卜分别切丝备用,其中胡萝卜丝用开水焯一下。

Step2:鲈鱼清洗后处理干净,两面分别划上几刀,鱼的全身内外抹上盐。

Step3:鱼肚内塞上切好的姜丝、葱段。

Step4:在鱼身上浇上料酒,腌制15分钟。

Step5:鱼身上也放上少许姜丝、葱段,然后将鱼放入蒸锅。一般一斤大小的鲈鱼蒸10分钟左右。这个步骤要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在蒸锅水开后,再将鱼入锅;二是关火后,别打开锅盖,鱼不取出锅,利用锅内余温“虚蒸”5-8分钟后再出锅。

Step6:待鱼快蒸好时,炒锅放入适量油,煸炒花椒。

Step7:鱼蒸好后出锅,因为蒸出的汤有腥味,务必要将蒸出的汤倒掉。

Step8:此时将之前准备的柿子椒丝、姜丝、胡萝卜丝撒在鲈鱼身上,然后淋上蒸鱼豉油,最后将刚刚炸好的花椒油淋在鲈鱼身上。

Step9:大功告成,装盘上桌!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