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关注铜价暴跌:上海仓库的铜快堆不下了

2016-04-08 10:51:41 来源:和讯名家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商通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受“中国因素”忧虑升温,4月7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后交割的铜价暴跌近3%至每吨4635美元。

  受“中国因素”忧虑升温,4月7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后交割的铜价暴跌近3%至每吨4635美元。今年一季度,由于对中国基本面预期改善,铜在大宗商品中是表现较好的基本金属之一,期间涨幅一度超过15%。

  由于伦敦与上海铜价之间存在价差,被投资者利用套利,今年一季度铜开始疯狂进入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跟上一年同期相比,2016年前两个月的精铜进口量大幅飙升。令市场咋舌的是,目前有总值超过20亿美元的40万吨铜存放在在由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的交割仓库。

  也就是说,铜进口激增并非需求在快速消化。由于铜在电线、电缆以及建筑上的广泛使用,它被视为中国经济健康与否的关键风向标。市场常常用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增减来判断经济基本面。

  市场也常常被数据迷惑。去年底,中国进口的铜精矿(部分提纯的矿石,随后被熔炼制造精铜)需求也很强劲,这使得冶炼厂存在较大的阴极铜库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库存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今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存货降低了38%。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中国铜需求消耗占到了全球40%以上,而铜库存更是占据了全球的78%。

  据安泰科分析师何笑辉估计,包括保税仓库库存,交易所库存以及贸易商和炼厂持有的铜在内,目前中国精铜库存可能超过100万吨。这相当于2015年中国915万吨精铜消费量的11%。据三位交易员称,上海保税仓库里或许储存了超过48万吨铜。储存在保税仓库的金属是免税货物。

  实际上,在上海、广东等地的保税区,有一种不流入国内市场而专门用于融资的金属铜叫做“融资铜”,可到银行获得信用证贷款。这种融资操作手法在中国已经存在了数年。三年前,当时市场估计中国就有80~100万吨左右的铜用于融资操作。

  目前国内用于贸易融资的品种很多,主要品种有铜、锌、PTA、粮油等。可以看出,这些商品具有国内外市场价格对接、市场化程度高、通常有期货交易且国内有一定需求基础的特点。由于铜单价较大,金融属性强,被行业认为是最佳“融资”工具。黄笑天说,目前银根紧缩,资金供不应求。铜的流动性强,用于融资的成本低。然而,对于贸易融资的相关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生意”,对于进出口公司、担保公司以及银行来说,都存在不可估量的风险。

  在铜价跌穿4,770美元后,跌势动能加快,并在跌穿今年升势的50%回档位及铜价2月初高位4,725美元后,卖压进一步加重。铜价收盘水准接近100日移动均线切入位4,662美元。

  一些交易员称,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会加大铜出口量,一反往常甚少出口的做法。中国的铜库存目前接近纪录高位,可能即将向国际市场释放其中一部分,由此将震撼全球铜市。

  对于铜生产商大量减产,以抵销最大消费国中国需求成长放缓影响、协助市场平衡的一线希望,本周化为了泡影。取而代之的是,铜矿业代表与发言人士已在智利举行的年会达成结论,致力削减成本以便在低价环境求生存将成为主要课题,而且势将持续一段时日。

  “我不知道是否有需求趋势能支撑市场,”花旗分析师DaVid Wilson称,“至3月中的多数升势颇为过度,并没有大量支撑。投资人是时候进行相当大的仓位调整,而不是其他什么。”

  铜价年初以来小幅走低,主要是受头号消费国中国的金融波动冲击。亚洲股市周四亦下跌,沪综指周四收盘下跌1.4%,连续第二日回调,交易商对大股东减持禁令将在本周到期作出反应。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规定,大股东在三个月内(从1月8日开始)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随著该禁令即将到期,交易商担忧市场可能很快遭遇抛压。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表示,后市铜等有色金属价格涨跌主要看两方面,一个是政府需要扩大信贷,另一个是房地产销售额增长。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可能永远大幅上涨,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为市场降温,临近3月末,国家已经着手调控一线城市房价。而中国的需求并没有完全恢复,在市场需求很难在短期内出现好转的情况下,有色金属行业2016年将经历一个去利润的时期,再加上,库存高企以及生产过剩,有色金属价格难有明显起色。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商通社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