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警惕“极端言论”

2016-05-25 17:01:50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作者:霍睿喆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高中高二文(1)班  霍睿喆

“极端言论”在生活中多矣。种族的极端言论,极端主义的论调,这些都可算作狭义的极端言论。当然,不是带有“极端”二字才能算极端言论,生活中,那些明显情绪化、非理性、缺乏对客观事实的认真、全面的考据,充满对认识对象的片面、偏激认知的不负责的言论,都可以被冠上这一大名。

一般情况下,极端言论的发布者没有十足的恶意,他们只是想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一点在网络贴吧中可以体现出来。很多人发表了极端言论后往往会引发“大战”,引来更多的极端言论,其间人身攻击层出不穷,污言秽语不堪入耳。当然,还有一些发布者是出于某种目的才散布极端言论的,如之前微信中疯传的“拐卖儿童者必须枪毙”言论,就是因为某公司员工为了宣传自己公司才故意散播的。国际上,“中国威胁论”“新殖民论”等,也是某些西方人为了阻碍中国发展而提出的,其中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极端言论看似无甚大碍,实则影响恶劣。它会煽动起愈发强烈的社会戾气,传递负能量,影响社会的和谐,甚至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安全。

极端言论如此可怕,难道我们束手无措吗?非也。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对那些毫无根据的言论保持怀疑态度,只要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极端言论就会如摧枯拉朽一般,不攻自破;那些情绪色彩浓重,煽动性极强的话语,也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同时,我们自身也应提高个人素质,重实际,讲事实,杜绝否定一切、肯定一切的思维,不要让自己为情绪所左右,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既拒当极端言论的相信者、传播者,也要拒当它的产生者。甚至,我们可以尽己所能,通过法律等手段,成为极端言论的终结者。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