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全国储能学科前沿学者论坛”在京举办

2020-12-15 09:57:26 来源:人民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人民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何淼)“全国储能学科前沿学者论坛”于近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教授、副校长李根生院士等嘉宾出席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张锦等十余位储能学科领域专家在论坛上作专题报告。

高东锋表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全国储能学科前沿学者论坛,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当前加强储能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储能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要提升储能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要推进储能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李根生院士表示,学校多年来坚持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国家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在储能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研究成果,在储氢、储电、储热领域形成了一定影响力,为建设绿色中国作出了应有贡献。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能源结构深刻调整都对能源类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学校主办“全国储能学科前沿学者论坛”,邀请储能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学科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正是顺应国家能源战略发展需要,着力推动储能学科和储能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苏义脑院士在报告环节分享了对我国能源问题的几个基本认识。他指出,能源是国家安全与发展动力之源,能源行业发展必须坚持“安全、清洁、低碳、高效”理念。孙世刚院士作了题为“电化学储能的挑战和前沿研究”的报告,从电化学方向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张锦院士以“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生长方法研究”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片卷曲而成的空心圆柱体,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和热学性能,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下一代集成电路芯片的候选材料之一。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