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阅读中的读写结合浅探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市胜利路学校 杜 丽
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和提高非常困难。说话写话的能力更是难以提高。接触到多文本阅读之后,渐渐发现这种教学方式能较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怎样更好地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浅见如下。
一、明确相关概念
如“多文本阅读”指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阅读的目的(议题),同时阅读多篇思想内容或形式风格相同相反、相关相连的一组文章,以达到多视角、多层次、较为全面感知了解为目的的阅读方式或行为。“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
在内心明确、界定了相关概念,操作过程中就会思路清晰,排除畏难情绪。指导学生阅读时方能有的放矢。
二、明确多文本阅读的作用
1.提升阅读效率。多读书、积累阅读量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多文本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学生写话能力的提升更是大有益处。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日常阅读教学中,通常采用精读慢讲的方式,五六百字的课文需要两课时品悟。多文本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一节课内阅读多篇文章,提升了学生思维灵敏度和灵活度,有助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多年来的班级授课制课堂,大多采用问答式教学法,教师提问范围有限,使得部分学生渐渐失去阅读积极性。多文本阅读教学能在一堂课中会提供多篇文本,能够多角度、多话题、多机会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恰当运用多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
1.依据学情组合文章。备课时按一定的顺序、结构将文章排列起来,以便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可依照文章的主题及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阅读、分组递进式阅读、反复重读式阅读等。
2.把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多文本阅读中教师多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意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阅读,引起共鸣,加深对文章的品悟和理解。从“产生共鸣”到“展露个性”,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逐渐让学生掌握阅读的策略,甚至激发创作的灵感。
总之,多文本阅读便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 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探究多文本阅读,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坚持阅读,定能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谢治国·儿童文学多文本阅读——课内外阅读的彩虹桥[J]·小学语文教学,2014(15)
[2]刘晓燕·多文本阅读中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4):157-1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信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小学中年级多文本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JCJY8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