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作家朱夏妮:青春着,记录青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编者按:青春与少年的成长,是文学永恒的命题。在新疆广阔天地下成长的00后作家朱夏妮,面对我们所习惯的"流水线"式校园教育体系,以一句"天上有老师吗/有我就不去了"掀起波澜。新时代背景下,朱夏妮以新鲜的书写方式,撼动着更多我们的传统认知,如何看待朱夏妮写作中的现实感与她的文学发展之路?6月21日晚,搜狐教育联合东方历史评论、历史学人、东方出版社邀请著名文学批评家李敬泽、汉学家顾彬,作家梁鸿,00后作家,小诗人朱夏妮等展开对话。
以下是00后作家朱夏妮的现场访谈内容:
朱夏妮(资料照片)
主持人任晓雯(小说家):我问朱夏妮几个问题,你是从几岁开始写作的呢?
朱夏妮:我是从10岁的时候开始写作的。
主持人任晓雯(小说家):怎么想到写下第一首诗的?
朱夏妮:有一个小学生诗歌节第一届,都是小学生参赛,我就写了一首诗《七月的草原》参赛了,获了三等奖,很开心,就开始写。
主持人任晓雯(小说家):《初三七班》里面的女主角和你本人其实有高度重合,这里面虚构的成分多吗?
朱夏妮:虚构成分其实不是很多。我因为第一次写小说我不好意思写我什么什么,毕竟有些东西我爸爸妈妈看到不太好,我就写雨歌什么什么的,其实大部分是真实的。
主持人任晓雯(小说家):我们很多时候想到青春文学,像塞林格、村上春树的一些作品,他们都是成年以后回顾自己的青春,你是青春着记录青春,你特别冷静,类似成年人的视角同时观察你自己,你什么时候开始观察你自己和周围人的习惯的呢?
朱夏妮:上了初中以后,以前我比较写回忆我的小时候,回忆新疆的一些草原、湖之类的东西,后来就开始观察人。
观众提问:问一下朱夏妮今天几位资深的专家对你的作品做评论,你是什么样的感觉,他们对你作品的评论,你怎么看?
朱夏妮:我觉得我很幸运,对他们的评论真的挺感动的,因为我还很年轻,我是小屁孩,他们很重视我发自内心的东西,很幸运,我记录下来我写的话,反正很幸运。
关于他们的观点我很认同,分00后、90后挺矛盾的,顾彬老师说的不要分这个,我很赞同。因为过100年以后没有人再在乎这些,时代造就不同年代的人,不是00后想象写00后,现在时代是这样的,写实写作的作家是根据现实的。
观众提问:几位老师说有关诗的,我们这个角度划分有两种观点,一个是那么多的准备写的诗,只要从内心出发生命的印记就是诗,无论背后站有几百个人,就是发自内心的诗,你自己怎么理解诗。
朱夏妮:诗歌不是读很多书,读很多以前古代的书而写的,诗是内心蹦出的句子,对于我来说诗歌是很简单的,我写的很口语,很粗俗,很普通,像一个人说的话,不是那么研究,阅读不会给诗歌直接的影响,虽然阅读会非常重要。
观众提问:你10岁的时候知道自己写的是诗,我想知道那个时候为什么你觉得自己写的是诗了。
朱夏妮:因为我小的时候去沙漠玩什么的,我写下一些句子,我不知道是不是诗歌,后来10岁以后感觉诗歌非常神圣,我居然也会写诗,为什么10岁的时候是诗歌,其实每一个人都会写诗。
观众提问:我问比较直接的俗的问题,你写书的过程中老师和父母给予什么帮助,第二个数理化好不好?去美国对写诗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
朱夏妮:第一个问题,我父母还有我的老师,他们不会这样,看到我写东西把东西撕了,他们会鼓励我,我的老师不知道我写诗,他们给我提供素材。第二个数理化不可能好,初中的时候不好,现在还行。第三个问题,突然间进行一个转变,对我来说很纠结,因为突然间环境变了那么多,我想观察人,突然那么安静,没有人给我来写,我习惯写的东西不见了,很孤单,沉寂一段时间我才写我的作品。
观众提问:出书之前想过要出名吗?出名以后有什么烦扰吗?可能有一些争议,会觉得大人很无聊吗?
朱夏妮:没有想过要出名或者什么的,就想写东西。争议我觉得每个人理解我的书不同,坚持我自己的想法,坚持写我自己的东西,别人说什么,或者是什么我都不在乎。别人的争议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观众提问:会害怕别人把你和蒋方舟和韩寒放到一起比吗?
朱夏妮:好像市场经济跟谁比这样的东西,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像李敬泽老师说的男的和女的不要相比一样。
观众提问:你写的诗很有灵性,你自己平时读诗吗?
朱夏妮:我读诗,我不是喜欢哪个诗人,我喜欢哪个诗人的哪些诗,因为不是每个诗人的所有诗都是完美的,不是每首诗都非常好,对我挺有启发的是瑞典的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每次困惑的时候拿他的诗读一下。
朱夏妮介绍:2000年生于乌鲁木齐。诗作发表于《诗刊》、《创世纪》等杂志。获得第一、第二届小学生诗歌节奖、首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大赛优秀奖。2013年参加中国诗歌新发现夏令营。诗歌被译成英文并入选第44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中国诗歌单元。作品入选《中国新诗年鉴(2009-2010)》、《2012中国最佳诗歌》等选集。13岁时出版的诗集《初二七班》获得北岛、杨炼、哈金、梁文道等推荐,繁体版即将由台湾书林出版公司出版。14岁出版的长篇小说《初三七班》被作家张炜称为“中国最现代最青春的文学书写”。
代表作:
《初二七班》:2014年1月东方出版社出版。少年诗人朱夏妮的首部诗歌集,以孩子的角度撰写的从新疆到校园的诗歌自传,一部关于畸形中国教育的“诗史”。收录朱夏妮在全国小学生诗歌大赛的获奖作品《七月》、话题作品“天上有老师吗,有老师我就不去了”等。获北岛、哈金、朗朗推荐。
《初三七班》:2015年1月东方出版社出版。朱夏妮的小说处女作。以“00后”的视角,写“00后”的校园生活。作家麦家、阿乙、张炜一致推荐。“中国最现代最青春的文学书写”、“随处都是意趣,都是这个刚刚出生的怪异世界的气息。“
附部分作品:
《重做》
我翻开本子
看见两个字从天而降
把我压住
本子上两个“重做”
让我的其他字没有地方站了
我问老师
要重做多少遍
她说美国国旗有多少颗星
你就写多少遍
我看见墙壁上的水滴
流下
我用笔尖
撕扯本子上的白色
像是用小刀一点点磨掉
压着我的星星
我正在反对光明
————————————
想开点吧
还没有轮到我
去磨损太阳
(写于2012年3月11日,星期天下午16:07)
《蓝湖》
湖被粗糙地涂上了深蓝色的蜡
天就像湖褪了色的颜色
蓝墨水不均匀地
滴进湖里
湖让大地保管
自己的身体
它的灵魂通过我的眼睛
来到我心里
(写于2011年8月20日)
《纽约》
黄色的出租车夹在堵车的队伍里
车的尾气温暖脚踝
不同的车喇叭声
沿着被两边的玻璃高楼
割成一条线的蓝天 上升
路人在红灯时过马路
每个十字路口 推着小车卖热狗的摊子
油腻的玻璃罩
有人带着暗色的帽子和围巾
站在路边 驼背 举着一家宾馆
红色的旧广告牌
他的黑色硬皱纹长进灰色的眼睛
盯着正前面
————————————————
路边角落垃圾溢出的蓝色垃圾车旁
荧光黄色制服的人 我看不见他的脸
有人推着车卖十块钱一条的彩色围巾
熟悉的语言参杂在人群中
和交警的口哨声
救护车的叫声 慢慢飘远
————————————
我的眼睛开始疼
风转不出去
(写于 2015年2月1日,星期天)

- 上一篇:留学生工作政策哪国强?|英美澳港大对比
- 下一篇:梁鸿:写作是对现行教育的柔软对抗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