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吃酒精火锅谨防烧伤

2020-11-18 15:27:37 来源:健康报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火锅又成为餐桌上的“宠儿”。然而,使用液体酒精作燃料的小火锅,在带来美味、方便的同时,也暗藏巨大的风险!

近日,在河南,一名6岁女童就被爆炸的酒精火锅重度烧伤,还可能由此失明。

某日,重度烧伤的小女孩彤彤(化名),被转诊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住进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第一眼看到彤彤的医护人员,心里都像被针狠狠地扎了一下。

只见孩子已经陷入昏迷,头部、面部、颈部、胸腹部、四肢,都有深2-3级的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40%,眼睛、喉咙烧伤尤其严重,可能会导致失明。当地医院已经给彤彤做了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

儿科主任史长松等专家为彤彤进行了会诊,经初步诊断,彤彤被诊断为重度烧伤并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等,面临生命危险。

经过十几天的全力抢救,彤彤的生命体征终于逐渐稳定下来。然而,等待她的还有植皮手术、治疗器官衰竭引起的并发症等一系列难题。

近年来,液体酒精火锅爆炸伤人事故层出不穷,相关报道令人触目惊心。意外一般都发生在向酒精炉内添加液体酒精燃料时,酒精炉内未熄灭的火苗很难注意到,极易引起起火、爆炸。

一旦遇到烧伤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现场急救牢记“四字诀”:脱、冲、裹、送。

“脱”指的是烧伤后第一时间脱离致伤物,立即扑灭火焰、脱去燃烧衣物。

“冲”指的是用自来水冲洗伤口,并持续用冷水湿敷,冷敷时间应在1~3小时为宜,这样能使局部快速散热,降低创面残余热量对深部组织的伤害,减轻疼痛和炎症。

“裹”指的是用洁净毛巾湿敷并包裹创面,预防创面污染及再次伤害。

“送”是指及时送至医院。

烧伤后,切勿自行涂抹牙膏、碘酒、紫药水等,以免掩盖创面,使医生无法立刻确定创面大小和深度,甚至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

编辑:@郑烨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