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医生提醒:儿童误吞异物案例增加 家长需避免三个常见误区

2019-06-14 10:25:58 来源:新华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福建省福州市11日发生揪心一幕,一位8岁女童误吞一枚多棱角的少先队徽,卡在食道内,一度面临食道划伤、穿孔大出血的风险。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专家提醒,近年来儿童误吞异物案例明显增加,家长应该提高警惕。

记者看到这枚被女童误吞的少先队徽棱角多且尖锐。福州儿童医院11日组织多部门专家共同会诊,才避免出现严重划伤食道的情况出现。目前异物已经通过胃镜取出,女童脱离风险。

“近年来,福州儿童医院接收误吞异物的病例明显增加,原来每年几起,现在一年多达数十起。今年以来就已接收了近30起类似病例,有电池、磁铁、硬币等。”福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林卫东介绍。

林卫东提醒,关于儿童误吞异物,家长需要避免三个常见误区:一是大龄儿童不会误吞异物。但实际上不乏大龄儿童误吞异物的案例,主要和儿童口衔异物的不良习惯有关,如本案例就是女童将少先队徽含在嘴里“玩”导致的。二是误吞异物后用食物“压下去”。但用食物“压”的做法容易划伤食道,加重病情。三是不及时就医,争取“排出来”。但实际上异物能够随粪便排出的几率很低,而且如果是电池、磁铁等异物,在体内短期停留也容易导致穿孔出血等危险病情。

“平时要注意将异物放在幼儿不容易够着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及时纠正大龄儿童口衔异物的习惯。万一发生误吞异物的情况,应停止进食,并及时就医。”林卫东说。 (记者林超)

编辑:@郑烨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