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南篇】河南农网改造:让城乡发展比翼齐飞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本报记者陈学桦本报通讯员赵玉镶
6月19日,漯河市舞阳县莲花镇万亩示范方,一座座白色的小房子整齐地立在田间地头。“这是电力和政府建设的‘井井通’工程。”县农开办副主任高保常说,“有了通电机井,种粮不再靠天收,今年小麦再获丰收。”
近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用电环境。2016年,随着国家全面部署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河南农电发展将再掀热潮,为我省县域发展、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带来澎湃动力。
将补短板进行到底
河南农村电网基本特征可以用“大”、“多”、“弱”三个字概括:“大”,农网覆盖全省90%国土面积;“多”,承担着80%居民的供电任务;“弱”,2012年,有近九成县域110千伏电网容载比低于国家电网公司下限要求,县域户均供电容量仅0.85千伏安,为当时江苏的1/3。
河南农村电网落后局面,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河南省委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重视。国家能源局对此展开专题调研,并给出指导意见。2014年以来,我省历任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农村电网发展,将农村电网纳入省重点工程管理,在电价疏导、财政贴息、投资安排等方面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其中2016年计划安排10亿元财政补贴用于支持农村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加大投资倾斜力度,为河南农村电网加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有关各方大力支持下,省电力公司在强化主网建设基础上,持续加大农村电网投入,2014年、2015年合计投资为“十二五”前三年投资的1.5倍。大投入带来大变化,与2013年相比,2015年全省“无变电站”乡镇减少50%,“一乡仅一回10千伏线路供电”乡镇减少80%,“低电压”户数减少75%,户均配电容量提高30%。2014年至今,我省连续三年春节期间实现配电变压器零烧损。
紧抓机遇把好事办好
我省农村电网发展尽管与过去比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站在全国层面上,还比较落后。2015年年底,我省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为1.05千伏安,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3%,高峰时段,农村用电仍难以全面保障。
乘着国家实施“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东风,省电力公司定下宏伟目标,决定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实现2020年底河南农村电网整体达到中部地区先进,10千伏户均配变容量、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等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0千伏变电站覆盖所有县域产业集聚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覆盖所有乡镇、动力电覆盖所有贫困村、光纤通信覆盖所有35千伏变电站和供电所、智能电能表覆盖所有电力用户、机井通电覆盖平原地区所有农田。
省电力公司总经理侯清国表示,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补齐河南农电短板的重大机遇,省电力公司将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管措施,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同时,科学编制农村电网规划,推进农村电网标准化建设,确保把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德政工程、精品工程。
据悉,省电力公司已制定下发一系列系统配套的制度文件,推动精准投资,强化规范管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第一批15亿元项目已于5月底开工建设。
结合省情重点发力
结合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确定的重点任务和河南发展实际,我省将在平原地区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等方面重点发力。
河南需通电机井数量超过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总数的1/4,井灌农田面积占全国1/5,农田机井全部通电后,受益农田面积将达6000万亩左右,可减少农民灌溉支出36亿元。围绕2017年年底实现平原地区井井通电目标,省电力公司大力建设为农田机井供电的10千伏线路、配电台区等设施,同时,在各级政府支持下,着力破解后期运行维护难题,为我省全国粮食主产区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凸显了扶贫力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投资占比达51%,较其电量在全省的占比高出近20个百分点。采取有力措施,增强贫困县产业集聚区、“三山一滩”易地脱贫搬迁供电保障。对全省6492个贫困村逐村开展用电需求走访调研,建立电网脱贫攻坚工程项目库,力争2017年年底实现全省贫困村“村村通动力电”,贫困村户均配变容量由目前的0.75千伏安提升至1.5千伏安以上。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