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70米的奔跑 56个民族的“拥抱”

2019-09-08 11:31:30 来源:新华社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新华社郑州9月7日电题:70米的奔跑 56个民族的“拥抱”

——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火炬城市实地传递活动侧记

新华社记者张浩然

如意湖畔,波光粼粼。历经121天的互联网火炬传递后,9月7日上午8时,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炬城市实地传递活动在河南郑州郑东新区如意湖广场正式开启。

9月7日,火炬手们在火炬传递收火仪式后合影。当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实地火炬传递活动在郑州举行。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火种使者缓缓步入会场,火种盆被点燃,紧接着,火炬被点燃。“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伴随着《爱我中华》的音乐,火炬传递开始了。

在一片掌声与欢呼声中,先后举办1900多场红色展览、被誉为“流动露天展览馆”的89岁老战士张利修举起了第1棒火炬,这把名为“心向”的火炬,被奔跑的他赋予了无穷的能量。

相互击掌,共跳民族舞蹈,向观众致意……除了民族代表华丽而有特色的服装展示着民族文化外,火炬手在交接时,也有了一场场民族文化的“快闪”。

  9月7日,火炬手铁晓芳(中)和汉族火炬手黄涛(右)在火炬传递活动中。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第2棒火炬手、年轻的蒙古族民族代表新哈布拉在结束自己的70米跑后,用蒙汉双语祝福祖国越来越好。

“很荣幸能穿着水族的服装参加此次盛会,通过民族运动会,被称为刺绣‘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以及水族的文字‘水书’可以被更多人了解,这是展示文化、促进交流的好平台。”第57棒火炬手、水族民族代表潘泽思说,她想把水族的文化通过歌唱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能成为民族运动会的火炬手十分荣幸,此刻真有一种运动员上赛场的感觉。”第84棒火炬手、近日获评“全国道德模范”的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说。

去年,独龙族一步跨千年,实现了整族脱贫。第111棒火炬手、独龙族代表何淼说:“成为火炬手非常自豪和开心,作为独龙族大学生,一定珍惜时光,学好本领,为家乡人民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做贡献。”

在这123棒火炬手中,有56棒火炬手是由56个民族代表担任的,她们与其余67棒各界火炬手交替传递,每人奔跑70米,寓意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9月7日,火炬手鄂玲平在火炬传递活动中。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每一位火炬手,都会与沿线的群众和志愿者招手互动,“加油!加油!”鼓励的口号随之而起。一声声欢呼,既是为火炬手鼓劲,也是为新时代点赞。

一路奔跑时,寓意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火炬“心向”穿过广场和公园、绕过城墙和高楼。从千禧广场的“大玉米”楼这个郑州的新地标开始,传递活动结束于老地标“郑州二七纪念塔”。短短的8.7公里,呈现了郑州厚重的过去、快速发展的现在,也照亮了这座城市的未来。

在郑州二七广场,火炬传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的手里,作为此次实地传递的最后一棒火炬手,他感到非常骄傲:“火炬传递着民族团结的薪火,传递着民族复兴的希望,也传递着和谐奋斗的精神。”

9月7日,最后一棒火炬手张改平在火炬传递收火仪式上点燃火种盆。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上午10时,收火仪式顺利举行,火炬传递圆满结束。9月8日,在本届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主火炬将被点燃,这个始于1953年的民族体育盛会将再次展现其独有的魅力。

编辑:@海荣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