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跨血型肝移植手术 夫妻同"肝"创造奇迹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一对年轻的夫妻,一场生死攸关的手术,丈夫毅然决然把自己的左半肝捐给妻子。他们并不富裕,但这样的感情是他们一生的财富。19日上午,这对夫妻终于在郑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见了面,面对这个愿意为她割肝的丈夫,躺在病床上的高向娜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老公,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幸福生活没多久 妻子患肝衰竭
今年32岁的张永卫是陕西人,几年前,他在深圳打工时认识了比他小一岁、来自河南宝丰县的高向娜。两人恋爱、结婚,2010年3月,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瑞瑞,一家人生活幸福温馨。
2013年3月,高向娜身体开始不对劲,脚肿得厉害,肚子鼓鼓的全是腹水,当地医院怀疑是肝硬化。在郑州人民医院肝脏外科,高向娜最终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肝脏失去了代偿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肝脏不能发挥作用了。此时的高向娜生命已危在旦夕,唯一能延续生命的办法就是肝移植。
妻子危在旦夕 丈夫不离不弃
为了救她,高向娜的亲属们主动提出给她捐肝。经过检查,只有向娜的母亲适合,但老人家年事已高,再加上做过双侧甲状腺全切手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她调理好,至少还得三个月。而向娜的身体状况,别说三个月了,三天都等不及。
张永卫七岁时没有了母亲,深深知道没有妈妈的孩子有多孤单,多可怜。想到才五岁的儿子也将失去妈妈,他哭了一次又一次。
张永卫很想为妻子捐肝,挽救她的生命,只是两人血型不对。他查阅资料发现,在国外有过成人间跨血型肝移植的成功病例。他找到郑州市人民医院陈国勇副院长,请他再评估一下手术的可能性。
“这类病例在国外是有过成功的案例,并不是没有可能。”陈国勇说,和病人家属多次谈话沟通手术的风险利害,张永卫捐肝救妻的决心很坚定。
历经12小时 手术宣告成功
5月9日清晨6:30,张永卫被推进手术室。手术需要先将张永卫的健康肝脏切掉一部分,然后将高向娜的坏肝全部切除,再将张永卫的肝脏植入高向娜体内。
直径一毫米的血管,只有三四根头发那么粗细,而用来吻合血管的线比头发丝还要细好几倍。陈国勇带上高倍放大镜,在无影灯下对这根肝动脉进行修剪、成形、缝合。平均五分多钟缝一针,总共缝了12针,仅吻合这根肝动脉,就花了一个多小时。
晚上7:10,手术结束,高向娜被推到ICU观察。7:30,已经连续站立了12个小时的陈国勇回到科室,此时张永卫已经回到病房并苏醒过来,当陈国勇走到他身边时,他已经能开口说话了。
得知妻子的手术很成功,张永卫说:“谢谢陈院长,你救了我们全家!”
挂着点滴的张永卫抱着鲜花等在ICU门口
重症监护室门口 夫妻俩终于见面
经过10天,张永卫夫妇俩的身体也慢慢开始恢复。为了鼓励妻子战神病魔,在手术后的10天时间里,张永卫每天都会给高向娜传递纸条,希望妻子好好配合治疗,早点好起来。
19日上午,已度过危险期的高向娜将转入普通病房,还挂着点滴的张永卫早早的抱着鲜花等在ICU门口。
当看到妻子的那一刻,张永卫激动地拉着她的手温柔地说:“终于见到你了,好想你!”高向娜感动地说:“谢谢你,老公!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随后,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宋芳鑫)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