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央视3.15晚会]谁是拨云见日手?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有几个数字值得玩味。晚会有3个案例与汽车有关,而且都在排在播出顺序的前5位。播出的第一个案例就是“4S店猫腻”,“调和汽油”和“路虎极光”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5位。但是,在晚会前的黄金广告段,共播放了将近30条广告,其中只有1条与车有关,却是颇有争议的大众速腾。颇有对比性的数字,让汽车圈的看客们……也是醉了。
消费者没有发光功能
昨晚3.15晚会的主题是“消费在阳光下”,坦白说真是一个不错的口号,谁不渴望阳光?可是似乎看了一晚上,有“老年保健品”的辛酸,有“wifi黑客”的震撼,唯独没有看到真正点题的内容。
拿“4s店猫腻”来说,就像圈外的朋友所讲:“4S店黑,这我们一直都知道啊!可是不懂车,我怎么识别陷阱和假话?”所以说,“消费在阳光下”,阳光从哪来?让消费者去识别是不现实、不靠谱、不公正的。所以,请问晚会现场来自工商总局和质量监督总局的嘉宾们:我们的监管在哪里?
“调和汽油”的案例,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三聚菁胺奶”,一模一样的原理,都是只检测指标,不管成分。当年,矛头第一指向是掺假农民,现在也是一样,第一指向是掺假小作坊。但是“消费在阳光下”,不能指望市场底层参与者的道德自律吧?要是人人都能自律,我们干嘛还要检测机构?
“付不起的代价”
就在3.15晚会的之前《焦点访谈》,重播了克强总理的答中外记者问,在回答雾霾问题时,总理说:“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我想,这才是解决3.15所有问题的利剑。
消费者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去看透“4S店猫腻”,去化验“调和汽油”的成分,去研究“路虎极光”的变速器;媒体曝光也只是一时的气愤或消遣;惟有指望有关部门把总理的话落到实处,把天价罚单开出来。
法律与政府才是那只拨云见日手,才能还消费者以阳光。

- 上一篇:全国3416辆校车逾期未检
- 下一篇:凯迪拉克上海车展宣布更换新品牌LOGO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