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开封:激发“我要脱贫”内生动力

2019-03-15 09:18:12 来源: 河南学习平台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3月4日,走进兰考县仪封乡仪封村人居环境扶贫户代红民家,让人不禁为庭院干净整洁感叹。屋内家具虽旧却一尘不染,床铺被褥叠放整齐,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悬挂在客厅的正中央。代红民一边展示着印有“我劳动 我快乐”的人居环境积分奖励券,一边自豪地说:“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我每天打扫卫生攒的积分能当钱花,缺啥东西都能去‘爱心超市’兑换,非常方便。”

与代红民家一墙之隔就是仪封村爱心美德公益超市。超市货架上,社会上捐赠的物品琳琅满目。每周五,拿着积分奖励券前来兑换生活用品的群众都会排起长龙。这种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美德公益超市自助式帮扶做法在兰考率先实践后,已经在全市推广,并被吸纳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为全国各地社会扶贫提供了示范参考。

幸福不会从天降,小康社会等不来。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如何才能将调动社会参与热情和群众脱贫自觉性有机结合,从而优化扶贫资源配置、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充分释放社会扶贫潜力?

我市重点借鉴兰考经验,大力探索实施以爱心美德公益超市为平台,以“巧媳妇”工程、美丽乡居环境改善工程、助学扶贫工程为支撑的“1+3”社会扶贫模式,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工作机制,变被动给予为按需所取,让贫困群众通过诚实劳动获取社会帮扶,激发了贫困群众“我要脱贫”内生动力,营造了“我奋斗、我光荣、自己干、大家帮,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浓厚氛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凝聚合力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兰考率先脱贫“摘帽”后,市委统战部积极推广兰考经验做法,成立社会扶贫工作指导协调办公室,协调市扶贫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参与,激发动力、凝聚合力,建立了统战部门牵头组织、政府部门支持配合、群团组织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1+3”社会扶贫模式从兰考“一枝独秀”转向全市“全面开花”。

截至目前,全市共认捐各类社会扶贫资金10372万元,捐物折合人民币597万元。全市爱心美德公益超市已建成101个,发放积分金额263万元,惠及464个村的1.93万户贫困群众;“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已建成259个,累计安置216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实现就业;美丽乡居环境改善工程已改造完成2009户,涉及121个村;助学扶贫工程共帮扶3930名贫困学生顺利实现上学梦。

打造爱心美德公益超市,确保“供”“需”对称;抓实“巧媳妇”工程,让群众安居乐业;改善人居环境,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坚持助学扶贫,点燃家庭希望……通过整合壮大社会扶贫力量,我市最大限度调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广大企业家在回馈社会、奉献爱心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而不断凝聚共识,汇聚脱贫攻坚整体合力,使脱贫攻坚工作由之前的“单打独斗”变成“联合出击”,有效弥补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投入有限、扶贫面窄的不足,画出了脱贫攻坚最大“同心圆”。

围绕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我市不断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筑牢大扶贫工作格局。我市还将社会扶贫“1+3”工作与市工商联“百企帮百村”活动和各民主党派、市知联会社会服务工作品牌高度结合,深入开展民革“博爱·牵手”、民盟“盟动中原”、民建“国奶行动”、九三学社“同心·康福优德行动”、农工党“百千万农村健康行动”、民进“彩虹行动”等,倾力打造党派助力脱贫攻坚的响亮品牌。

激发动力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通过爱心美德公益超市整合社会爱心资源。我市把各类社会救济、救助资源统一整合到爱心美德公益超市,爱心企业按照一定数额标准,提供若干种日常用品作为启动物资,定期以缺货榜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征集,由群团组织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持续募捐补充,并建立网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让爱心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困难群众凭积分券到超市领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用品,变被动给予为按需取用,有效解决了“供”“需”不精准、不对称的问题。

“巧媳妇”工程重在“带动就业”。将“巧媳妇”工程纳入全市产业扶贫总体规划,建立信息平台,整合闲置厂房、闲置院落、闲置学校等资源,新建、改造“巧媳妇”标准化厂房,引进服装加工、彩灯加工、手工编织等项目,实现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又顾家、安居又乐业,使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支生力军。

人居环境改善重在“坚持长久”。对居住条件差、生活没希望、缺少精气神的建档立卡户,实施“七改五净一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改善,通过周考核、月评比、年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积分券奖励,督促保持环境面貌,达到“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美德带动乡风文明”的目的,唤醒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助学扶贫重在“拔掉穷根”。整合各有关部门力量,建立贫困生信息库,定期征集贫困学生微心愿,开设四点半课堂,创建“三帮一”帮扶和学习进步奖励积分机制,增强了贫困学生立志提智求知的信心,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贫,扶志扶智才能“拔掉穷根”。在“1+3”社会扶贫模式的导向引领下,我市出台《开封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三年行动计划》,把“文明扶志”作为撬动群众脱贫的杠杆,推动“扶贫扶志、崇德尚俭文明新风尚”的逐步形成,贫困群众争当人居环境改善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孝老爱亲”美德户、“脱贫有志标兵”,崇德向善、孝老敬老、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新风尚蔚然成风,有力助推了乡风文明和乡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提升。

实践证明,“1+3”社会扶贫模式,以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突破口,以干部的主动唤起群众的互动,进而形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用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挖出了群众思想贫困的病根,形成“群众干、干部扶、社会帮”的合力攻坚格局,从而帮助引导群众树立信心、看到希望,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变“拉着走”为“自己跑”,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打造了独具开封特色的社会扶贫工作品牌。

编辑:@翟存明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