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来自全国新闻大咖们齐聚凯里市,他们探讨的是这件事情......

2018-11-19 18:11:09 来源:黔东南微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地方党报

新闻扶贫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

1.jpg

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 张宝富

 (2018年11月12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同志们:

经过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的。此时此刻,我和大家一样,感到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在会议的第一阶段,胡线勤副秘书长,刘庆鹰会长,潘玉凤部长先后作了精彩致辞发言,康连存副秘书长宣读通过了《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新闻扶贫黔东南行动宣言》,共同见证了黔东南日报社新闻大数据客户端和“游视界”报业跨界合作项目正式上线启动,中铁中基一局(贵州)有限公司向贫困村捐赠了产业扶贫资金。

会议的第二阶段,黔东南日报社、团结报社、广西政协报社、武陵都市报社、杭州凡闻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先后就新闻扶贫作了主旨演讲。这些经验极为宝贵,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刚才在认真倾听过程中,我一次次被大家认真的态度、真诚的感情、饱满的精神、飞扬的神采所感染。尤其被胡线勤副秘书长、刘庆鹰会长的精彩发言所鼓舞。总的来看,这次会议呈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主题突出,意义重大。这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要求,就如何做好地方党报的新闻扶贫工作,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发出了行动宣言。这次会议契合中央要求,符合时代需求,是一次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会议。可以说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是内容丰富,目标明确。这次会议内容十分丰富,既聆听了领导讲话,又听到了报业同行扶贫经验的分享;既总结了近年来的新闻扶贫工作,又提供了新的扶贫路径;行动宣言确定的共同目标,既切合实际,又鼓舞人心。特别是会议邀请有爱心、有责任的企业现场捐赠,新闻扶贫见到了真金白银。三是各级重视,会风务实。中国报业协会、中报协少数民族分会、贵州省报业协会、新闻工作者协会,四川报业协会,黔东南州党委政府,黔东南州委宣传部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派出有关领导莅临出席,特别是黔东南州委主要领导对此次会议作了签批,要求州直部门和县市党委宣传部长共同出席会议,还有,会议还安排了有关项目的企业代表参加,这让我们很感动,在此致以诚挚感谢!同时,整个会议体现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无论是领导讲话还是主旨演讲都说实话、想实招、谋实事、求实效。特别提出的是黔东南日报社组织周密,服务到位。高俊华社长带领黔东南日报社干部职工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和会务工作,统筹策划科学,组织周密,接待热情,服务到位,让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经过大家的努力,这次会议的主要收获是:

一是提高了政治站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对地方党报来说,新闻扶贫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坐标定位之一,新闻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是每一家地市党报的重要责任,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通过这次会议,我们统一了思想,切实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是明确了共同目标。会议通过的《中国地市报新闻扶贫黔东南行动宣言》,明确了“把新闻扶贫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新闻扶贫的任务紧紧抓在手上、把新闻扶贫的措施具体落实在行动上”三个方面的总体目标,明确了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员单位共同推进新闻扶贫的具体要求,凝聚了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切实增强了新闻扶贫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提供了新闻扶贫的路径。与会的5家地市报会员代表和专家代表,紧紧围绕新闻扶贫主题,作了内涵丰富、富有启发的主旨演讲。从地域上分布来看,东南西北中都有,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区党报新闻扶贫的典型做法。比如,黔东南日报社“一个统揽、两个阵地、三个重点、四个效应”即发好新闻扶贫“1234”声,尽己所能,主动作为,把新闻扶贫作为报业发展的战略来布局和安排;团结报社以讲好湘西精准扶贫故事为主要手段,积极开展精准扶贫新闻报道新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广西政协报社主动唱响新闻扶贫“广西声音”,积极搭好扶贫经验交流平台,彰显了政协媒体的政治担当和时代风采;武陵都市报社重点打造以“让爱放飞希望,让心随爱飞翔”为主题的“武陵都市报圆我读书梦”爱心品牌,是地市报助力贫困学子圆梦、坚守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凡闻大数据王平执行总裁就如何用大数据为扶贫事业建设尤其是助力黔东南脱贫攻坚,作了深入浅出的发言等等,都很具有代表性、操作性和可借鉴性。

综合各单位特点,媒体扶贫一般工作是:一做好宣传;二反映诉求;三解决问题;四物质帮助。希望各家地市报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单位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地扶贫攻坚特点及自身媒体实际探讨到更好的做法,更新颖的经验。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这次会议总揽脱贫攻坚和改革开放大局,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一次凝聚共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大会,是一次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富有成效、极其成功的大会,将在地市报研究会、中国地市党报发展的历史上和业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会议圆满成功,得益于各方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大家的齐心配合,得益于承办方的精心工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向出席这次会议的领导、嘉宾、同行和黔东南日报社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2.jpg

湘西自治州团结报社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周泽平

讲好湘西精准扶贫故事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视察。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和湖南省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州团结报社高度重视,以新认识、新担当、新实效适应精准扶贫新常态,加大力度,创新方式,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充分展示全州扶贫攻坚成果,总结推广好成就、好典型、好经验,积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全州扶贫攻坚纵深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主动作为,建立机制。为做好精准扶贫宣传工作,报社成立了扶贫攻坚宣传报道领导小组,明确分工,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共同抓的大宣传格局。通过抓学习,不断提升扶贫宣传工作水平;建立研讨机制,定期召开编务会议做好宣传策划;建立长效机制,组织记者深入扶贫一线采访;建立激励机制,将扶贫宣传作为评优评选重要依据。

紧扣节点,加强策划。团结报社把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宣传重点给予重点关注和持续报道,推出300多篇稿件。认真做好习总书记视察湘西州周年活动的宣传、抓好建州60周年的宣传,有的放矢的好策划全面深入地反映了湘西州翻天覆地的变化,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宣传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团结报社共刊发反映精准扶贫工作的稿件4000多篇。通过宣传鼓劲,全州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激发,凝聚起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认真履责,抓好扶贫。讲好扶贫故事,还办好扶贫实事。团结报社自2016年以来,负责本州保靖县水田河镇卡当、五牙2个村的精准脱贫工作,累计落实项目经费544万元。

3.jpg

广西政协报社社长、总编辑 《文史春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农超

没有花架子 全是真功夫

近年来,《广西政协报》不断深化新闻扶贫实践,为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履职鼓劲助威,唱响新闻扶贫“广西声音”,彰显政协媒体时代风采。

讲好扶贫故事

讲好“委员扶贫”故事。宣传报道既有侧重点,又统筹兼顾,通过消息、通讯、图片报道等多种形式和多维度的有机结合,唱响扶贫攻坚主旋律。讲好“老区扶贫”故事。2016年以来,本人多次带队,与基层媒体一起,采写广西政协在助推精准扶贫中的典型事例、火热场面和经验做法。

搭好交流平台

开办“扶贫专栏”。在一版开设了“政协助推精准扶贫”“扶贫攻坚战,政协在行动”等栏目,派出多名主力记者深入采访,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新颖的角度推出了一系列反响良好的报道。策划“系列报道”。组织策划了关于广西政协助推精准扶贫、“边贸扶贫中的政协力量”等系列报道,为扶贫攻坚“政协故事”注入满满的正能量。扶贫系列报道推出后,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广泛好评。

探索扶贫新路

广西媒体人在新闻扶贫方面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不仅通过专业扶贫,还通过新闻人的影响力扶贫。广西政协委员、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任编辑林涌泉成为了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丹洲村的“荣誉村民”,经过近4年努力,走出一条“文化包装+广告策划+新闻追踪+踩点营销”的扶贫新路。丹洲村特色旅游风生水起,一跃成为全县首富村。

几年来,本报在中央各大媒体上发表广西政协精准扶贫新闻报道共70多篇,这些报道又经过二次传播,宣传效应很好。由于不断努力,《广西政协报》荣获“广西优秀报刊”,跻身“广西十强报纸”。

4.jpg

武陵都市报总编辑 汪彬

坚守媒体社会责任 助力贫困学子圆梦

募集捐款3390余万元,资助学子8800余名,走过创建、培育、发展、壮大的12年历程,黔江区委宣传部、武陵都市报社重点打造的“武陵都市报圆我读书梦”行动,已成为享誉渝东南、武陵山区乃至整个重庆的爱心助学品牌,也是媒体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圆中国梦的典型示范案例和有效载体。

扶贫当扶智。《武陵都市报》自2004年更名创刊以来,自觉担起社会责任,充分利用自身宣传优势,努力为贫困家庭的学子鼓与呼。从最初开助学专栏刊登贫困学生案例,呼吁各界捐资助学,2007年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助学活动,2016年,区委、区政府整合10大部门的助学资金,由“圆我读书梦”活动组委会总体统筹,资源聚集能力大幅度提升,资助范围覆盖武陵山区,形成了新闻扶贫助学的“黔江模式”、“黔江经验”。2009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荣获“感动中国·2008十大公益品牌企业”殊荣。2014年第2期《中国记者》杂志刊发长文,在全国新闻战线推广“黔江经验”。

12年来,我社发起的这一助学行动,活动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共献爱心,建立起了救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媒体搭建平台,各方共奏和谐。搭建助学活动平台充分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这也让《武陵都市报》有效地承受住了新型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实现了坚守社会责任与促进自身发展的共进共赢。

 

5.jpg

杭州凡闻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王 平  

大数据参与新闻扶贫 提升媒体公信力

我来自杭州凡闻科技,一家做内容资讯大数据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专门为媒体、政府、企业提供内容数据结构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

接到邀请时,我专门在我公司的资讯平台上,输入“黔东南”三个字,一共搜到了627478条(截至2018年10月30日16:00)信息,其中“旅游”、“文化”、“民族”出现的词频仅次地域名,这些数据说明,黔东南旅游扶贫模式备受瞩目!

近年来,黔东南州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极力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以“深化旅游脱贫攻坚年”和“旅游业态提升年”为定位,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走“旅游+扶贫”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拓宽扶贫的思路和模式。

来到黔东南,能切身感受到黔东南正在向经济大州、旅游大州、文化大州快速迈进的步伐,感到振奋的同时,我不禁思索:如何用海量的内容资讯大数据为我们黔东南的扶贫事业建设贡献一己之力?答案就是,运用实时、全网的大数据服务,做黔东南城市形象的守卫者,呵护、守卫、助力我们黔东南来之不易的扶贫事业。

凡闻科技汇聚了全国300多家主流媒体的资讯,我们能够实时监测黔东南的全网媒体信息,从信息源快速找出不安定因素,即时处理,减少城市潜在公关危机,帮助扶贫事业稳固发展,这是我们能够为黔东南的经济大建设、城市大发展所能做的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我们的资讯大平台还能为黔东南提供丰富的扶贫思路,提供切实可靠的政策引导。希望将来有合作的机会,为黔东南的扶贫事业贡献一分力量。

6.jpg

黔东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高俊华  

发好新闻扶贫“1234”声

黔东南日报社新闻扶贫工作的“1234”声具体为:一个统揽、两个阵地、三个重点、四个效应。

发好新闻扶贫“一个统揽”的声音

《黔东南日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以赴,坚定以脱贫攻坚统揽报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定力;构建以脱贫攻坚统揽报业发展全局的大格局;完善以脱贫攻坚统揽报业发展全局的新机制。

发好新闻扶贫“两个阵地”的声音

坚守传统舆论阵地,发出脱贫攻坚冲锋号。以专栏评论、系列评论等方式,不断强化党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言论引导。拓展网络舆论阵地,壮大脱贫攻坚主舆论。各新媒体平台设置评论专栏,发挥主流媒体脱贫攻坚舆论的“定星盘”作用。

发好新闻扶贫“三个重点”的声音

重点做好脱贫攻坚主题宣传、周刊宣传和新闻公益活动。重点做好脱贫攻坚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党建扶贫工作。严格落实帮扶单位主体责任。积极协调项目资金主攻脱贫攻坚。重点做好扶贫产业布局。帮助群众做了一批好事实事。

发出“四个效应”的声音

领导肯定。三年来,获州四大班子领导肯定性批示18次,州委主要领导批示5次;州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次。

行业认可。连续两年斩获贵州新闻奖一等奖,2件作品获全国十九大融合传播优秀作品奖等。获奖作品中,脱贫攻坚相关稿件占了一半。

各级表彰。获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全省“两会”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获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组委会表彰为先进集体等。

品牌影响。2016年以来,创造性地开展“苗乡侗寨行”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两年多来,共出动采访人员1000余人次,足迹遍布全州500多个村寨。“苗乡侗寨行”被命名为全州“四有四化”党建品牌。


编辑:@曲沛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