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花鼓传承绽新蕾

2017-09-11 09:25:40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高晶晶

“嘿嘿,哈,哈……”昨日,在光山县花鼓戏公益性全县巡回演出的舞台下,当李本龙和他的搭档张秀芳表演《打桑叶》时,村民们时不时发出笑声……这笑声与锣鼓声、镲声、匀板声交织在一起,场内的气氛顿时火爆起来。

这就是非文化遗产光山花鼓戏的独特魅力。光山花鼓戏起源于清朝,是由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小戏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剧种。所演剧目多以儿女情长、爱情故事、民间生活为内容,所以更加接地气,贴近群众生活,受到了群众的喜爱。魏桂香就是一位多年钟情于花鼓戏的老艺人,她10多岁就开始学习花鼓戏,至今已有30多年演艺经历,因为唱腔自然随意,洪亮大气,深得群众喜爱。

光山花鼓戏愈加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2007年,光山花鼓戏入选省级非遗项目;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为该剧种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光山常年从事花鼓戏演出的演员达到500人,年均在县内外演出10000多场次,很多剧目在比赛中获奖。在古老的文化底蕴基础上,光山花鼓戏还进行创新,引入现代艺术元素,让戏段更为丰富生动,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近年来,光山县人民文化馆创作编排发掘整理了200多个花鼓戏剧目。通过“舞台艺术送农民”“百姓宣讲直通车”以及“戏曲文化进校园”和“花鼓戏公益巡演”等平台,每年送戏演出200余场次。去年,光山县举办了花鼓戏传承人培训活动,很多年轻人拜师学艺,加入到演出行列。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