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沟里添了“三条路”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黄柏山 记者 王哲 摄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高晶晶
“进出的路宽敞了,办了农家乐,生活也安稳了。”这是记者在黄柏山新村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进出深山的道路、兴家立业的门路、信心倍增的心路,是世代居住在黄柏山的山民的“三条路”。
44岁的严家凤打小生在黄柏山深山里,印象最深的是山路难行。她说:“山里面地少,缺粮缺东西。我们要用点儿啥,要翻山越岭地走出去,然后再挑着东西往回赶。”如今,新修的道路一直到家门口。宽阔的水泥路不仅方便进出,还给她带来了远方的客人。
山里的粮食基本靠买,要买就得要挣钱。山里面靠什么挣钱?家门口晒着辣椒、苋菜,与严家凤一样从事农家乐生意的赵长发,在午饭高峰时一直忙得停不下来。一会儿出去扯把青菜,一会儿惦记着收拾桌台、地面。老婆是农家乐的厨师,他是服务员也是老板,什么都要干。“我们住的新房270平方,装修花了十几万,现在一年也能挣6万多,家里的日常开销没啥问题。”他说,“农家乐好,游客来了有吃有住,我们也能谋个生活。”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柏新村采取开发商投资、管理处支持、政府扶持、农民自筹的形式,统一规划、设计、建设而成的。附近还有湖、广场。现在已经有80户搬迁入住。“我们这儿本来就有山有水,建得又跟城市里差不多,不少外出打工的都回家来找活干。一家人聚在一起强多了,生活也更有奔头了。”周贻华的丈夫之前在外打工,她在家带孩子,日子辛苦,现在一家团团圆圆。
在黄柏山新村村民的心里,相传了世世代代的山水,不如眼前幸福生活来得实在。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只有找到了通往金山银山的路才能实现。依靠着道路、门路和从挖空心思外出到踏实在家干的心路,无念湖边村民的生活将会更美。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