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社会融资规模飙升有蹊跷 杠杆叠加企业成本

2016-04-15 12:07:59 来源:和讯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和讯网消息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3月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37万亿元,预期1.1万亿元,前值726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2.34万亿元,预期1.4万亿元,前值7802亿元;M2增13.4%,预期13.5%,前值13.3%。

  在经历了1月的暴涨和2月的萎缩后,3月新增贷款再次上升。分项来看,增速较高的仍是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居民中长期3月新增4397亿,企业中长期新增5078亿。

  民生证券固收团队负责人李奇霖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高增长因3月底专项建设基金项目集中配套贷款,加上过去两年储备的大项目集中上马,公共部门加杠杆,基建稳增长托底的趋势仍在延续。

  居民中长期贷款高增长与房地产销售改善直接正相关,反映居民部门加杠杆,房地产去库存延续。此外,房地产销售回暖也直接带动开发商加紧开工进度,带到融资需求回升,对企业部门信贷高增长亦有贡献。

  3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远超市场预期,表内信贷回升因稳增长和房地产销售改善;表外回升因此前债市收益率下降太快,因规模考核,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刚性,再加上融资需求恢复,金融机构对非标配置意愿上升。债市收益率持续下行,企业发债意愿上升,推动企业债净融资,但考虑到目前信用风险释放,企业债取消发行增多,后续或有所回落。

  李奇霖认为,需求羸弱会导致企业被动加杠杆,再融资滚动债务利息累积仍会吞噬资产负债表,维系企业高债务必须要依赖企业收入端的改善。企业高杠杆对手方只有公共部门和居民部门,恰好二者也均有加杠杆空间,存在着转杠杆的可能性,前者对应着基建投资扩张,后者对应着房地产去库存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回暖。

  对债市而言,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一方面,如果公共部门和居民部门继续加杠杆,经济企稳和通胀压力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另一方面,如果转杠杆趋势完结,房地产和基建继续走弱,当前信用风险恶化趋势会继续发酵,同样会转化为流动性风险。“短期来看,跌多了或有修复性的机会,但趋势上目前仍不看好。”李奇霖表示。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