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中国部分留学生在美高校难适应 成课堂包袱

2016-03-24 13:22:06 来源:互联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资料图资料图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学生蜂拥而来入读美国学府,骤眼看来这股浪潮似乎对双方都有利。中国留学(微博)生对美国学历趋之若鹜,美国学校则倚靠向他们收取较州内学生贵2至3倍的学费来维持校园运作。不过一些中国学生发现,他们仍然与美国同学隔绝或是自成一圈;一些人则难以融入班级或跟上课程。而校方也坦承,相当多的留学生在入读前准备不足,结果对于要改修课程感到不满。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入读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电机工程系的邵楚天,在课堂上静静坐在后方,一边滑手机浏览中国社交网,一边听教授讲课,期间不曾发问任何问题。邵楚天说,他不想费神拉近与本土同学的文化和语言差距,因为他只关心学术氛围。邵楚天在大一加入了一个兄弟会,却因阻碍到求学进度而很快退会。

  邵楚天的教授尼科尔说,他不会读大部分留学生的名字,他讲课时也尽量除去口音,以免让母语不是英语的人听不懂。而在留学生提问时,他往往因听不懂而要求他们重复。3年前,香槟分校开始派员到中国,以提早为留学生进行迎新活动。为了协助他们提早适应文化差异,去年校方让全体新生共同参与迎新。

  大学的师生和辅导员都证实,中国学生不断涌入,而美国学校则在努力吸纳。国际教育研究所表示,去年中国留学生占了整体国际学生(97.5万人)的1/3,也占了国际学生增幅的1/3。众多学校都欢迎国际学生潮,认为有助所有学生更快适应全球性经济。

  不过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电影与媒体研究教授刘凯琳反映说,一些留学生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的资历。纽约大学中国历史系教授卡尔更直言,中国学生成为她的课堂“包袱”,因为她要为他们调整课程内容。很多中国学生都“严重准备不足……他们大多不知道如何解析文本,或是无法达到分析思考或写作的基本要求。”

  UIUC表示,中国学生往往倾向选择能够找到母语教材的课程,结果占去了东亚研究课程的大半学额。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