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温情端午又临近 小小香包送安康

2020-06-24 09:56:05 来源:信阳晚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 云

吃粽子,戴香包,是人们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节临近,市区各市场里卖香包的摊点多了起来,各种样式精美、色彩鲜艳的香包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6月23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浉河大市场看到,香包摊点前围满了选购的市民。香包摊点上挂着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香包有心形、方形、蝴蝶形,还有十二生肖形的。刺绣图案的种类也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的绣着“福”“出入平安”“一生如意”等字样,传递着浓郁的中国情结。

“香包最好还是要手工缝制的,看上去更有味道。”在一个香包摊点前,正在挑选香包的63岁王行苹说,“以前过端午节,几乎每家都自己缝制香包,给小孩佩戴,也有的挂在床头,现在这习俗离年轻人越来越远了。但是如果要挂香包,最好还是选手工制作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去市场上购买成品香包,也有一部分人仍然坚持手工制作香包。今年58岁的胡修云有着多年制作香包的经验,她每年都要亲手制作一部分香包,给家里的孩子佩戴,也送给亲戚朋友。“我做的香包五颜六色,造型可爱,很受欢迎呢!”胡修云说,和机械加工的香包相比,手工缝制的香包还是更受欢迎。

作为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民俗元素,戴香包有避邪驱瘟之意,襟头点缀之风。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品。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马上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