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包装”生活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王庆峰
“双11”临近,人们不免担心,即将产生的巨量包裹会带来新一轮的资源浪费和环保压力。对此,快递业纷纷推出“绿色包装”,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快递行业推出“绿色包装”,是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我国2016年快递业务量突破312亿件,背后所用的瓦楞纸箱原纸多达4600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快递包装过度、循环利用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威胁到生态环境。
“绿色包装”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首要前提。电商业也有一些尝试,如有企业把重心放在流程上,以期实现“包装回收”,但因影响派收件效率,很多都不了了之;有企业探索可生物降解的包装袋,但没办法形成量产规模,短时间内无法降低成本。
推广绿色包装不仅是快递公司、电商平台和一个行业的责任,更应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主管部门应该一手抓技术研发,支持绿色物料辅料、可回收利用等项目的试点;一手抓标准制定,推动形成绿色物流、绿色快递行业规范。各级政府要深入落实垃圾分类与回收,通过和快递企业制定合作协议,大力推广使用“绿色快递”并开辟回收通道。消费者要深入学习绿色发展理念,改变快递包装随手扔的习惯,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电商平台、快递公司推出的绿色计划。
据中国快递协会预测,2017年“双11”期间,全行业快递处理量预计超过10亿件。“双11”应是以“绿色”为基调的购物狂欢,绿色、环保、智能也是大势所趋。只要通过“绿色包装”的集中行动,推动“绿色物流”的日臻完善,助推快递行业完成转型升级,就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出一分力。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