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立足于语境:韩玥君在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建筑实践

2025-05-06 16:18:09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作为常驻洛杉矶的建筑设计师,韩玥君(Yuejun Han)的实践长期聚焦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建筑类型学的交汇地带。她接受了建筑与城市系统的双重训练,这使她得以从更系统的视角审视建筑在城市结构中的角色。她的专业经验遍及北美多个重要城市,涵盖交通枢纽、住宅社区及文化设施的设计与实施;与此同时,她也持续推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立设计研究,探索基础设施空间的再利用及社会公平议题。无论是投身大型公共工程,还是研究城市中被忽视的剩余空间,她始终坚持一种“语境导向”的设计方法——强调从场地的物质条件与社会关系中出发,追求技术理性与公共责任的有机统一。

在一个既需延续历史文脉、又必须回应未来挑战的时代,建筑越来越要求在尊重现有条件与满足演进需求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对韩玥君而言,这种平衡的起点正是对“语境”的深刻理解——语境并非限制设计的桎梏,而是激发灵感的土壤,是构建场所精神的根基。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连接城市与未来的桥梁

在美国的建筑实践中,韩玥君参与了多个具有国家级意义的交通和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是工程技术的前沿实验场,更承载着改善公共服务、连接区域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她的工作内容覆盖从概念设计、技术图纸到跨专业协调的各个阶段,深度参与了如 Brightline West 高速铁路走廊、重振洛杉矶艺术区的 East End Studios 影视园区、旨在提升洛杉矶国际机场交通效率的 LAX/Metro 车站等标志性项目。

Brightline West高速铁路:在峡谷与城市之间穿梭

Brightline West 是美国首个全新建造、全电气化的高速铁路系统,连接拉斯维加斯与南加州,全长218英里。该项目不仅是绿色出行方式的重大突破,更是区域经济整合与社会连通的重要载体。韩玥君全面参与了四座车站——拉斯维加斯(Las Vegas)、维克多谷(Victor Valley)、赫斯皮里亚(Hesperia)和兰乔库卡蒙加(Rancho Cucamonga)——的设计与技术文件编制。从空间概念到建筑表达,她通过物理模型、数字模拟、建筑图纸与视觉表现等多种手段,将初步构想清晰地转译为具备落地条件的空间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她主导了多项材料研究与在地性探索。例如,通过使用具有水平肌理的石材,与沿线峡谷地貌形成呼应;同时,使用本地采石材料,平衡了造价、耐久性与场地特征之间的关系;她也参与车站广场、落客区等公共空间的可行性研究,确保设计不仅满足交通功能,更优化使用者体验。

在跨专业协作方面,她作为建筑设计师积极参与与景观、土木、结构、机电、给排水、施工等团队的对话,协调从技术细节到城市审批的多个环节,有效推动了项目从图纸走向现实。

East End Studios 影视园区:城市物流节点的创意激活

East End Studios 影视园区位于洛杉矶艺术区(Arts District)内一片仍以生鲜仓储与城市物流为主的地段,该项目旨在通过在15英亩的地块上兴建16个先进录音棚与创意办公空间,激活该片区的转型潜力,并为快速发展的娱乐产业注入新动能。项目预计将创造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韩玥君承担了从设计研究、规划策略到审批文件的多项任务,并主导协调设计团队与开发商、市政部门、顾问团队之间的沟通工作。她在交通组织、安全边界、景观开放性等方面提供了关键性设计策略,使项目不仅回应场地的物理条件,也嵌入了对周边艺术街区的文化延续。作为项目中的建筑核心团队成员,她还深度参与了车行与人行流线的组织、建筑体量与街道关系的协调,以及场地边界的灰空间设计,通过多轮设计迭代探索如何在一个仍承载城市物流功能的片区中,植入对外开放、具备公共属性的文化生产空间,体现出基础设施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共生潜力。

空间类型与再利用:从语境中发展设计策略

在繁忙的专业实践之外,韩玥君持续关注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剩余空间的适应性再利用。她与团队的设计探索涵盖从被忽视的基础设施到小尺度的居住单元,始终以具体场地与使用情境为基础,提出可操作、可持续的空间介入方式。这一系列独立项目不仅体现了她对于城市复杂问题的系统回应,也在多个国际竞赛中获得专业认可,彰显了其在社会议题与设计方法上的国际影响力。

桥下的城市绿洲(Re-Bridge)

Re-Bridge 项目大胆地设想将迈阿密(Miami)高架公路桥下那些往往被忽视和浪费的空间,转化为与地面公共设施巧妙结合的创新模块化住宅。这种高架的布局不仅解放了地面空间,使其能够服务于行人、充满活力的当地商业,并营造出宜人的绿色缓冲带,更重要的是,它试图重新连接被交通基础设施人为割裂的社区,在面临巨大住房压力的稠密城市区域创造更公平的居住机会和更便捷的公共空间。

该项目获得多个国际奖项的肯定,包括 Muse Design Awards 2024 低成本住宅类别银奖、Arch Design Award 2025 住宅建筑类别金奖,并作为 Buildner 第17届 Affordable Housing Competition 精选作品被 ArchDaily 展出,彰显其在空间创新与社会公平议题上的广泛影响力。

海边的历史新生(Re-Landing)

Re-Landing 项目巧妙地将法国勒阿弗尔(Le Havre)一座长达240米的混凝土防风结构改造为一个兼具公共漫步和艺术展览功能的混合空间。新的设计介入,包括轻盈的漂浮画廊体量和开放的户外聚会区域,被小心地置入到原有结构周围,而没有改变其核心的几何形态——这使得这座历史建筑的逻辑得以清晰地保留,同时也赋予了它全新的社会功能,使其重新融入当代城市生活。

该项目在 TerraViva 举办的 Brise-Vent Havre 国际竞赛中入围决赛,并在 Muse Design Awards 2024 中获得 Adaptive Reuse 类别银奖,同时摘得 Arch Design Award 2025 文化建筑类别金奖。奖项肯定了项目在历史结构再利用、文化功能转化与场地精神回应方面的综合表现。

该项目在 Volume Zero 主办的 Treehouse 2024 国际竞赛中获得荣誉提名,从全球 37 个国家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彰显其在生态整合、空间可变性与精神性营造方面的设计独特性。

设计哲学与公共影响:以责任为核心的空间实践

贯穿上述项目的,是韩玥君一贯的设计立场:以语境为起点,在限制中寻找策略,用空间回应社会。她认为建筑的意义不止于形式的表达,更在于揭示空间背后的逻辑关系,激活其公共功能,并在实际使用中具备持久性与可维护性。

她的工作方法强调低干预、可复制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关注基础设施的再利用、空间公平与包容性环境的建构。在美国这样一个面临住房紧张、公共空间破碎、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的国家,她的设计实践为这些现实挑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路径。

与追求短期创新不同,韩玥君更重视空间的持续演进与场所的长期生命力。她将建筑视为一个不断参与的过程——根植于特定物质环境,服务于具体社群需求,并通过技术与美学的合理组合,推动更深层次的社会对话。她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对现实场地的一次理性回应,也是对系统性设计方法的持续验证。

韩玥君,建筑设计师,现工作生活于洛杉矶。她拥有清华大学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建筑与城市设计教育背景,并在清华获得历史专业第二学位。她是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成员之一,参与推动建筑实践的行业标准与社会价值。她持续参与中大型公共项目,以及以类型学与城市系统为导向的独立研究,致力于在建筑实践中拓展社会性与公共影响力。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