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烤烟移栽“三重奏”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四五月里的诸城烟区,黄土垄间生机涌动。育苗工场内,工人们弯腰分拣烟苗的剪影映在晨光中;烟田上,滴灌带汩汩渗水的声响与移栽机的轰鸣交织成曲。连日来,山东潍坊诸城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面对春旱与农时的双重考验,以“精准供苗、科学保墒、高效移栽”三步破局,在广袤的烟田上演绎出别样的烤烟移栽“三重奏。
严格流程,精心筛选“黄金苗”
“老王,你看这苗子多壮,根系发达,茎秆柔韧,绕指不断,完全符合壮苗标准!”近日,在诸城市贾悦镇都吉泉村的烟田移栽现场,贾悦烟站技术员张健一边摆弄着一棵烟苗,一边向身边的烟农王作兵介绍道。
高质量的烟苗是烤烟移栽的关键。今年以来,诸城市局(分公司)在烟区全面推广烟苗流程化、标准化筛选发放模式,制定涵盖移栽预约、严格选苗、沾根消毒和统一配送等关键节点的烟苗精准供应作业流程,不仅提升了烟苗质量,更让烟农们吃下了“定心丸”。
图为:专业队员严把选苗关
在移栽前一天,烟农需向烟站提交烤烟移栽申请,上报烤烟品种、移栽面积、需苗数量等信息,烟站再结合实际为烟农安排领取苗棚和具体时间。这一移栽预约制不仅避免了烟农扎堆领苗,还能让育苗工场提前安排工作,精准对接农时需求。
烟苗拔出前,专业队员会为苗床喷施植物疫苗和防病药剂,并逐一测量每棵烟苗的根系长度、苗径高度和叶片数量等指标,只有完全达标的烟苗才会被分拣装筐,等待下一步处理。
在工场出口处,专业队员搭建了简易消毒池,将消毒液、生根剂等按比例配置。装车前,装满烟苗的周转筐会放入消毒池浸泡,确保每株烟苗的根部都沾满药液,进一步预防病害传播、提升烟苗免疫力。烟苗经过各道工序处理后,会被装入物流车,统一运送到田间地头。
如今,诸城烟区的烟苗发放流程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真正实现了从育苗工场到田间的“一站式”服务。“标准化不仅是技术要求,更是对烟农的承诺。只有把烟苗发放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才能为全年烟叶生产打下坚实基础。”诸城市局(分公司)烟叶分管副经理赵清海感慨道。
科学造墒,滴灌润透“春旱地”
“当前烟田的含水量为70%,是最适宜烤烟移栽的土壤墒情黄金值。”近日,在诸城市石桥子镇新疃村的烟田里,程戈庄烟站技术员张增辉将墒情仪深深扎入烟垄的土壤中,液晶屏上立即跳动出土壤的墒情值。
土壤墒情是烤烟移栽的生命线。适宜的含水量不仅能提高烟苗的成活率,还能加快缓苗速度,为烟叶后续生长奠定基础。然而,“十年九春旱”却是诸城烟区的气候标签,气象数据显示,这里年均春旱期长达45天,移栽季土壤含水量常低于12%,极大影响了烤烟移栽进度和栽后质量。
面对这场旱情的持久战,今年以来,诸城市局(分公司)积极探索,面向烟区5万余亩烟田全面推广烟田滴灌系统,用一根根黑色的滴灌带浸润着每一块烟田土壤,为全市烟苗移栽送上了"及时水"。
诸城市局(分公司)结合烟区气候特点,创新构建了"滴灌造墒"技术体系:移栽前3天启动“小水滴灌”松土,日均供水2立方米/亩;移栽前当天实施“中水渗透”,将湿润层拓展至20厘米,为烟苗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帮助它们尽快渡过栽后缓苗期。
“灌溉造墒带来的改变肉眼可见,以前干得冒烟的烟田,现在却有着干湿适度的黄金墒情,提供了良好的烟苗移栽环境。”张增辉蹲在烟垄旁,手指轻松地插入到松软的土层。他算过一笔账:滴灌造墒后移栽的烟苗,缓苗期缩短3天,成活率提高5%,每亩节水16立方米,叠加增产效益后,预估每亩增收超过100元。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造墒”,黄土垄间的滴灌带蜿蜒如五线谱,汩汩清流谱写着现代农业的节水乐章,科技的力量正让这片土地焕发出超越季节的生机。
高效移栽,铁甲打破“人力锁”
“突突突……”近日,在诸城市贾悦镇杨家灌津村的烟田里,悦贾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张玉成正熟练地操作着一台新型自走式移栽机。这台“铁甲卫士”在起伏的烟垄间灵活穿梭,机身能够实时监测地形坡度,自动调整底盘高度,确保刨窝器精准垂直入土。随着刨窝鸭嘴的节奏性摆动,烟苗被稳稳地植入湿润的土壤。
图为:机械移栽大大提升了移栽工作效率
“以前移栽全靠人工,一天最多能栽1亩地,腰都直不起来。现在这台机器1小时就能搞定10亩,效率翻了10倍!”张玉成擦了把汗,指向身后整齐排列的烟苗,“而且这机器的株距、深度都能精准调节,移栽质量比人工还高!”
移栽环节一直是烟叶全程机械化普及的瓶颈。现有移栽机械大多因设计缺陷难以适应复杂地形,尤其在坡地作业时易出现株距偏差、打窝深度不一等技术短板。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诸城市局(分公司)启动“机械换人”攻坚行动,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引入搭载自感应平衡系统的新型自走式移栽机,彻底破解了传统机械“水土不服”的困境。
诸城市局(分公司)依托辖区烟农合作社引进自走式移栽机70余台,组建移栽服务队18支,为全市烟农提供机械移栽托管服务。过程中,烟农合作社创新推出“共享农机+技术赋能”服务模式:一方面,将移栽机租赁给周边种植大户,并配套提供农机手培训;另一方面,借助农机中心实施跨地块移栽作业调度,有效破解农机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
“机械移栽每亩成本80元,仅为人工费用的五分之一。以前移栽季,雇工难、用工贵,现在机器一开,问题全部解决了!”张玉成为我们仔细计算了移栽机械带来的效益。
当最后一株烟苗被栽植入土,诸城烟区的移栽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场以“精准供苗”开篇、“科学保墒”铺陈、“高效移栽”收尾的“三重奏”,不仅破解了春旱与农时的困局,更在黄土地上奏响了现代烟草农业变革的最强音。(郑海峰、李嘉琦)

标签:
- 上一篇:卤鹅排队、停车免费、梅见赠饮:荣昌爆火背后的城市温度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