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新能源工程,中建八局创新水渠光伏技术引领绿色发展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在辽宁省东港市龙王庙镇水渠光伏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中建八局成功研发并应用了三项创新施工技术,构建了水渠光伏施工的绿色发展新模式。项目竣工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1445.67万kWh,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416.53吨。此举在实现清洁能源生产的同时,有效减少灌溉渠水分蒸发,优化了当地的能源结构。
一、设备创新:安全可靠的渠上移动操作平台
针对水渠特殊工况,项目团队精心研制出了专用移动操作平台。该平台采用10#槽钢作为主承重龙骨,确保整体结构强度;选用20mm方钢管作为底部横向支撑构件,增强平台稳定性。平台铺面采用双层12mm厚木模,通过专业固定装置与骨架可靠连接,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工作面。值得关注的是,平台与水渠侧壁的接触部位配备了全金属导向滑轮和行走轮系统。这一创新设计使得平台能够适应水渠在不同水位变化期间的工作条件,确保了其平稳移动。
自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后,项目团队依据现场工况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性特征,持续对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优化。通过加装防护安全网、铺设防滑材料、增设制动装置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在夏季丰水期,针对水位上涨的特殊情况,还特别配备了应急救生圈及安全绳梯等应急设备,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无虞。这些改进措施使平台的安全系数提升了40%,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技术创新:高效精准的GPS方位角测量技术
在测量定位方面,项目团队创新应用了基于GPS定位的智能测量系统。该系统首先对光伏支架的檩条两端进行精确定位,接着运用三角函数计算sin值,并将其转换为角度以完成方位角的测量。首个测量点计算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将角度转换为坐标间隔,后续只需通过简单的坐标对比即可实现大量方位角的快速检测。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新技术将单点测量时间从15分钟大幅缩短至3分钟,同时保持了测量精度的稳定性。
三、施工创新:安全高效的支架整体安装工艺
针对传统支架安装方式效率低、风险高等问题,项目团队研发了一种创新的整体安装工艺。该工艺首先在地面完成支架的预组装工作,利用专业扭矩扳手对关键部位的螺栓进行紧固,以确保连接的强度。同时,在渠壁上沿预先进行螺栓孔的精确定位。最后通过汽车吊实现整体吊装,有效降低了高空作业的时间和风险。根据实测数据显示,采用新工艺后,单组24片组件光伏支架的安装时间从原来的1.2小时缩短至0.5小时,在确保安装质量的同时,高空作业量减少了70%以上。
四、未来展望:持续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龙王庙镇水渠光伏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2959.08吨、SO2排放量116.0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99.75吨、烟尘减排量48.43吨。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更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及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该项目总结形成的技术成果也将广泛的在新能源建设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共同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标签:
- 上一篇:2025「零变未来」气候共创行动启动 —— 多方协同,共探气候创新路径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