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高粱红处见真醇:一杯酒里的文化回响

2025-04-30 14:17:58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作者 焦绪杰 回龙吟(高密)酒业有限公司凤粱红高粱酒创始人、高密市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甜叶菊多酚项目负责人

每当我站在酒厂的高处,望着那片被晚霞染红的高粱地时,总会想起莫言先生笔下那片"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这片红高粱不仅滋养了我的童年记忆,更成为我毕生追寻的酿酒梦想。"回龙吟"这个名字,取意于"龙吟回响,感恩天地"——Thanksgiving Dragon,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寄托着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感恩。

红高粱的文学基因与文化传承

莫言先生在《红高粱》中写道:"酒这东西看起来是一碗水,实际上它可是五谷的精灵。"这段文字道出了高粱酒从田间到杯中的蜕变历程。高粱种子在春天撒入土地,经历烈日曝晒、雨水浇灌,最终在秋日结出沉甸甸的穗子。这中间经过了多少历练,多少等待,正如人生况味,需得慢慢沉淀。

记得2024年7月,在南京大学举办的联合国现任职员中文培训班上,我有幸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官员介绍中国白酒文化。当我将莫言先生笔下这段关于"五谷精灵"的描述翻译给外国友人时,我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高粱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酒香》中,莫言先生写道:"对酒,不可以不敬,不可以过纵。"这种对酒既敬畏又节制的态度,正是我秉持的酿酒哲学。在那次联合国官员的中国白酒品鉴活动上,我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中国白酒文化讲究的是"微醺"的境界,是"酒以成礼"的智慧。来自法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听完后感慨道:"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葡萄酒文化中的'terroir'(风土)概念,但中国白酒的文化内涵似乎更为深邃。"

凤粱红的酿造之道与国际表达

我们精选高密本地红高粱为原料,这种高粱富含支链淀粉和适量单宁。单宁在高粱表皮中经发酵转化为丁香酸和丁香醛等芳香物质,赋予酒体独特的风味层次。高密这片土地有着酿酒的天赋,这里的风土孕育出的高粱,酿出的酒自有一番独特韵味。

"回龙吟"的酿造工艺融合传统与现代,严格遵循"曲、纯粮、固态"三大标准。每一粒高粱都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工序,每一滴酒液都凝聚着时间的精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凤粱红是首家获得犹太洁食认证的中国白酒。这一认证不仅是对产品品质的肯定,更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记得在南京大学的那场品鉴会上,我向联合国官员们解释犹太洁食认证的意义时,来自以色列的官员惊讶地说:"真没想到中国白酒能达到如此严格的饮食标准!"那一刻,我深感自豪——凤粱红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湛,更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品质。

从地方特色到国际舞台

作为山东省百个巾帼好品之一,凤粱红高粱酒承载着女性创业者的坚韧与智慧。在传统上以男性为主导的白酒行业,我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执着,重新诠释了高粱酒的美学。当新华社客户端将我们评为乡村振兴战略"国潮甄选 大国优品 了不起的国货"时,我想到的不仅是产品的荣誉,更是这背后无数农人的辛勤付出。

在联合国官员的品鉴会上,我特别分享了凤粱红背后的乡村振兴故事:如何通过发展高粱种植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来自非洲的官员听后深受启发:"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既保护传统文化,又创造经济价值。"

凤粱红高粱酒的价值不仅在于其风味,更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在莫言先生的文学世界里,高粱酒是乡土中国的象征;而在当代语境下,凤粱红则成为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对话的媒介。


红粱赋:致敬传统,展望未来


《回龙吟·红粱赋》


春种一粒红粱种,

夏沐烈日秋迎霜。

千磨万击浑不怕,

只为杯中有琼浆。

五谷精灵化玉液,

天地精华入壶觞。

莫言酒国多奇志,

凤粱红处见真章。

一杯酒里的文化自信

站在回龙吟酒业的院子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闻着空气中弥漫的酒香,我常常思考酿酒的真正意义。那次在南京大学与联合国官员的交流让我更加确信:中国白酒要走向世界,必须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

"回龙吟"——Thanksgiving Dragon,这个名字寄托着我对中国酿酒文化的理解与期待。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吟是文化的回响,感恩是酿酒的初心。凤粱红高粱酒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不仅酿制美酒,更在讲述一个关于土地、关于女性、关于中国乡村振兴的故事。

每一瓶凤粱红高粱酒,都是高密这片红高粱地上生长出的奇迹。这杯酒里,有红高粱的热烈,有女性创业者的坚韧,更有中国乡村的无限可能。当您举杯品尝时,希望不仅能感受到酒液的醇香,更能体会到这片土地的温度与故事,感受到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的自信与从容。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