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街头艺术如何“以艺带艺”

2025-04-30 09:55:32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漫步平阳坡南老街总能不经意和历史文化“撞个满怀”:古戏台上,木偶戏生动灵巧;古城门下,实景剧本杀紧张刺激;不远处,唢呐声穿透人潮,武状元游街即将开始……五公里外,湖畔露天音乐节的鼓点与山水共鸣,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音乐会在凤湖生态公园火热进行。

近年来,坡南老街、凤湖生态公园不仅成为平阳的“流量担当”,还入选浙江省“文艺赋美”精品点位,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街头艺术赋美城市”的鲜活样板。 

这场发生在寻常巷陌的文艺新潮,究竟藏着怎样的时代密码?街头艺术该如何“以艺带艺”,赋美城市?

说起街头艺术,你会想到什么?

是不着四六的演奏者加邋里邋遢的纸币盒组成的“乞讨式卖艺”,还是街角小广场上用便携音箱搭建的“露天卡拉OK”?

事实上,街头艺术历史悠久,是一种国际化程度很高、群众接受度广泛的艺术活动,这里的街头,还包括了市民公园、社区中心、商业中心等。

可以说,“街头”是城市极为重要的组成,如何经营好街头艺术,是一座城市的刚需。

而坡南与凤湖的走红,绝非偶然。

古时的坡南,是“星垣连北斗,驿路达南闽”的繁华古驿,发端于唐代初年,载跨越千年文脉记忆,是建县至今留下最古老的街市,至今保留着大量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群,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五公里外,位于昆阳镇城北中心区域的凤湖生态公园,亦有千余年历史背景。据《平阳古邑志》记载,“此地曾引百鸟之王驻足,每逢晨昏之际,霞光浸染的梧桐林间隐现朱色翎羽”,“凤栖渟渊”的典故由此而来。

作为重要历史文化板块,当地对二者的保护和改造从未断过。

早在2019年,坡南老街核心区示范段提升工程完成立项,项目总投资达9000多万元,实现了沿街建筑外立面整治、路面铺装等整体提升。

而凤湖公园的改造建设则更早,从2014至2018年历经三期,总投资2.35亿元,实现了现在的“一带一湖六洲八景”布局结构。

“修旧如旧”的模式下,老街保留了雕花瓦当、窗棂木门、飞檐翘角,还原古镇千年风情;公园碧水蓝天、风景如画,亭台楼阁、古朴典雅,偶有游人散步、锻炼……丰厚的历史积淀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两地“出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图源:平阳发布

2022年起,浙江全面推开文艺赋美工程,以文化惠民,让文艺走出剧场、走出围墙,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赋美城市气质,“靓”扮乡村风韵……

同年,平阳作为先行县,以文化品牌示范点为核心,开展各类民间艺术表演活动,打造品牌化艺术景观。坡南历史老街和凤湖生态公园也趁势发力。如何“以艺带艺”,是经营之道。

历史为魂,让文化“活”在街头。平阳以在地文化为项目切入口,利用坡南古建资源,打造“本地人常来、外地人必来”的城市新文旅项目,结合“武状元”文化,定制了演艺互动的“武状元节”,还衍生“风云武侠节”“凤凰市集”等一系列本地特色活动,并以老街为背景设计实景剧本杀、NPC互动等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形式。凤湖公园依托修旧如旧的古迹风貌,结合文化挖掘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民俗节庆,如修缮后的河心亭常有学校举办入学礼、成人礼活动。

政府搭台,让艺术从“独奏”到“交响”。平阳联动文化馆、志愿者、专业院团,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如坡南老街与当地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合作,古戏台上鼓词、木偶戏等十余种民俗曲艺轮番上演。同样,凤湖公园每月常态化举办4场以上文艺活动,定期开展音乐会、越剧等路演,确保“周周有戏、月月有节”;音乐会、创意市集吸引苍南、矾山、乃至丽水、台州等地区的商户,撬动了夜间文化活力,“零门票”的生态空间更是吸引市民自发组建现场活动,印证了“艺术无门槛”的吸引力。

去“网红化”,让商业为文化让路。街头艺术的核心永远是文化而非流量经济。在坡南老街,没有热门网红饮品的眼花缭乱,也没有小贩喇叭的热闹吆喝,而是以木偶戏道具、非遗手作为主打,让消费成为文化体验的延伸;凤湖红色夜市,引入多家家非遗工坊,实现“流量”与“留量”双赢。

图源:平阳发布

有人说,一个棱角柔和的城市,远远比一个坚硬冰冷的城市更幸福、美好。相比剧场、荧幕、舞台艺术的“阳春白雪”,街头艺术,根植于城市角落,更能展现独特人文风采。

但笔者观察到,当下街头艺术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困境。

比如,重投资但失氛围。近年来,各地在城市建设进程中,以扮靓城市为目的,纷纷建设改造一些精品化街头空间,但有些地方投入巨资建设改造街区、公园等,仅仅用于张罗几次大型文艺活动,文化艺术氛围不够浓。

其次,文化厚但管理薄。或是不考虑大众口味,对表演地点、内容、人员“一刀切”式限制;或是放任不管,任由艺人不分时段、不分场合表演,干扰正常秩序、影响群众生活。街头艺术管理有待加强。

此外,重商业但轻艺术。打着发展街头艺术的幌子,实质却是为商业街区制造“人气”,有了商业味儿,却少了文艺范儿。这些做法既不可持续,也背离群众文艺的初衷,导致街头艺术失去吸引力与生命力。

坡南与凤湖的实践证明,街头艺术的活力源于三重平衡:在“古”与“今”之间,找到文化表达的创新切口;在“管”与“放”之间,构建弹性包容的管理机制;在“艺”与“商”之间,坚守文化本位的价值排序。

​图源:温州市文化馆

如今,平阳的探索已形成涟漪效应:2023年“武状元节”吸引游客超35万人次,今年更成功联合多家单位,举办别开生面的“武林大会”,也为周边经济带来效益。这里的故事,正为浙江“文艺赋美”工程写下生动注脚,也映射一座城市对人文精神的深情回归。(温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  平阳县委宣传部)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