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绽放的"警"色——记董干边境派出所的暖心证件速递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便民服务暖民心 警民连心零距离
董干边境派出所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家门口的户政服务”。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警车已驶出派出所大门,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向远山村落行进。这是董干边境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也是基层警务服务从“窗口坐等”向“主动上门”转变的温暖缩影。
“流动窗口”进村居,服务延伸“最后一公里”
针对山区村落分散、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派出所创新推出“三定三随”服务机制:定时段巡回服务、定点位集中办理、定群体上门对接,随时随地响应需求、随机开展政策宣讲、随车携带便民物资。服务团队配备便携式人像采集仪、离线指纹识别器等专业设备,将户籍窗口“搬到”村委大院、农家院落,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拍照、采集、申领“一站式”服务。
聚焦老年群体办证的特殊需求,民警提前梳理证件临期、指纹磨损、行动受限等共性难题,通过“一村一档”精准建档、“一户一策”个性服务,采用预约登记、错峰办理、上门采集等方式,切实解决老年人“出门难、拍照难、认证难”问题。服务过程中,民警化身“贴心导办员”,从调整坐姿到整理仪表,从指纹采集到信息核对,耐心细致的服务让每个细节都浸润着温情。
服务升华为纽带,警民共绘“同心圆”
一次次翻山越岭的奔赴,一张张送到手中的身份证,不仅承载着公安机关的履职担当,更架起了警民连心的情感桥梁。民警在送证上门时同步开展反诈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安防指导等“增值服务”,将单纯的证件递送转化为综合性的平安共建行动;通过建立“警民联系卡”“服务评价码”,形成“需求收集—服务反馈—效能提升”的良性闭环,让每一次入户都成为倾听民意的契机。
这一惠民举措的持续推进,悄然改变着乡村治理的生态:群众因办证难产生的抱怨少了,主动参与治安防控的积极性高了;警民之间的物理距离近了,情感认同的纽带更紧了。许多老人感慨:“现在办证不用出村,民警比自家孩子还周到!”
初心如磐再启程,为民服务“无止境”
从“坐堂办公”到“送证上门”,变的是服务形式,不变的是为民初心。派出所将进一步完善“流动户籍室”长效机制,拓展绿色通道开发,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服务的便利。
小小身份证,承载大民生。当警车穿梭在希望的田野上,当崭新的证件递到布满皱纹的手中,这份“零距离”的服务不仅传递着政策的温度,更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这幅警民携手共绘的乡村振兴画卷中,每一笔勾勒都是初心与使命的交响,每一次按下指纹采集键的瞬间,都在见证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蓬勃生机。
暮色中的警车仍在山间穿行,闪烁的警灯像跳动的初心。董干边境派出所用脚步丈量民情,把一张张小小身份证变成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在这片青山绿水间书写着新时代的警民鱼水情。

标签:
- 上一篇:泓基控股携手香港港交所释放全民持股共同富裕政策红利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