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显美德,七中学子获赞誉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通讯员:王永生 谭晔)2月17日,常宁市第七中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市民邓晓英手持一面写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专程来到学校感谢九年级2208班学生廖常乐。这面锦旗背后,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2月15日傍晚,住在学校北校门旁边的廖常乐同学在买生活用品的途中,于北校门路边发现一个鼓鼓的钱包。打开一看,里面装有厚厚一沓现金,还有多张银行卡和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失主一定很着急。"廖常乐回忆道。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家将情况告知父亲,父子俩当即决定将钱包上交派出所。
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很快联系到了失主邓晓英。当邓女士接过失而复得的钱包,看到里面的5000多元现金和各种证件完好无损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些钱是准备给老人看病的救命钱,证件补办起来也非常麻烦,真是太感谢这位同学了!"邓女士说。
为表达感激之情,邓晓英特意制作了锦旗送到学校。在简朴而庄重的赠送仪式上,学校党支部书记廖湘钢和副校长李伶对廖常乐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廖书记表示:"廖常乐同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据了解,廖常乐平时就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班主任老师介绍,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经常主动帮助同学,积极参与班级事务,深受师生喜爱。这次拾金不昧的行为,正是他平时良好品德修养的自然体现。
近年来,常宁七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廖常乐同学的善举,正是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一面锦旗,一个故事,一份感动。廖常乐同学用行动诠释了诚信之美,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他的事迹不仅温暖了失主的心,也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道德色彩,更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相信这样的善举必将激励更多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标签:
- 上一篇:海融医药发布2024年年报:市场拓展收获颇丰,研发创新顺利推进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