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奉节县夔州小学赴重庆市人民小学校考察学习纪实

2025-04-27 13:05:00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共体”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25日,奉节县夔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左自才带领行政班子成员一行10人,赴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开展全天考察学习与工作对接活动。此次考察旨在借鉴名校先进经验,对接人民小学各处室,搭建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探索新型共享模式,助力夔州小学在办学质量、办学特色、管理效能、教师发展等领域提质升级。

分校考察:凝练特色 启迪思路

上午8:40,考察团抵达并先后前往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下属的重庆市两江人民小学校和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小学两个分校区进行观摩学习。在重庆市两江人民小学校,德育处负责人以“五育融合”为主线,带领团队实地参观教学楼、功能室及学生活动区域,重点介绍了德育创新实践与校本课程开发经验。该校“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育人氛围,为夔州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鲜活范本。

随后,团队转赴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小学,办公室负责人以学校路线图为起点,带领团队参观校园,分享了学校在资源整合、课程优化及家校共育中的特色路径。考察团成员对校园智能化设施、学生创意作品展示及“以生为本”的空间设计印象深刻,尤其关注该校通过精细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成果。

本部深耕:精准对接 共谋发展

14:00,考察团深入重庆市人民小学校本部展开深度交流。在成果展馆内,人民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欣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核心理念,介绍办学历史,系统阐释学校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强调“我们要为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民小学驻夔州小学副校长刘辉带领团队参观校园及校本课程基地,从红色文化传承到科创实践探索,全方位展现名校的育人底蕴与创新活力。

在处室分组对接环节,两校行政人员围绕行政管理、学科建设、教研机制等展开“点对点”研讨。夔州小学教科室、教务处、党政办、德育处、保卫科、大队部等处室负责人重点学习课堂改革、作业设计、德育评价、学校管理等实践经验,并就资源整合、教师培养等议题与人民小学同仁深入交换意见。

座谈聚力:金句频出 擘画蓝图

下午15:30举行的座谈会上,人民小学党委书记、教育集团总校长杨浪浪对夔州小学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深情寄语:“‘人民’二字承载使命,教育帮扶是初心共守,更是责任共担。”夔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左自才汇报了学校改革发展成效和恳请建议,特别提及人民小学驻校帮扶一年多来,教师队伍焕发新活力,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

交流环节中,夔州小学各处室负责人分享工作体悟。教科室主任刘高容感慨:“老师们从过去的不愿上公开课,不敢参赛,到现在主动要求上课,积极报名参赛,都是人民小学团队的智慧带来的转变。”针对德育实效性难题,人民小学校长刘欣分享经验:“校风建设需循序渐进,以‘一年一小事’为抓手,如培养进门打招呼、自己背书包等习惯,积小善成大德。”面对教育现代化人工智能转型挑战,副校长刘永红提出务实策略:“信息高速更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的人工智能建设应立足应用场景,以需求驱动实践,避免盲目投入研发。”

杨浪浪书记在总结中强调:“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人民情怀!夔州小学的成长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注脚,未来发展需聚焦建章立制、反求诸己,以系统性思维谋划发展路径。我们两所学校的共生共长,都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基石。”夔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左自才表示:“此行收获远超预期。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将经验转化为行动,在新时代教育浪潮下,奋力书写学校内涵式发展新答卷!”

长效赋能 笃行致远

考察结束后,夔州小学组织专题分享会,梳理经验、制定清单、建立台账,推动联合教研、干部跟岗、专业成长、智慧管理等合作项目落地。两校将以此次考察为起点,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共同书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篇章!

夔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左自才在此行总结中动情展望:“教育不是独行,而是共赴山海。未来,夔州小学将力破地域边界,筑共生样态——与人民小学共拓‘无围墙’教育联盟,让优质资源自由奔涌。我们坚信,在“双向赋能”的土壤里,定能长出一所‘看得见历史、融得进未来’的百年新校!”(左自才、熊娅宇、张花花、李毅)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