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海德健康解读国家卫健委新政:沈腾马丽喊你重视职场心理健康

2025-04-27 11:45:18 来源: 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3月12日,北京的一场聘任仪式引发热议——喜剧演员沈腾、马丽接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颁发的聘书,正式成为职业健康宣传大使。

这不仅是明星身份的新突破,更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职业健康已从“身体防护”延伸到“心理守护”,打工人的心理健康,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1、聚光灯下的职业健康新定义

沈腾、马丽作为国民级喜剧演员,用欢笑治愈观众的同时,此次更将目光投向职场人的心理健康。

在聘任仪式上,他们承诺“为劳动者健康发声”,这背后正是对当代职场压力的深刻洞察:加班焦虑、KPI重压、职场人际关系消耗……这些看不见的“职业病”,正在侵蚀无数打工人的心理健康。

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颁发聘书,不仅是赋予两位明星新身份,更是向全社会宣告:职业健康保护,不应局限于粉尘、噪音等物理伤害,心理层面的健康同样需要重视。

当喜剧演员成为职业健康宣传大使,意味着我们正在用轻松的方式,探讨严肃的心理健康议题。

2、企业发展的"隐形成本黑洞"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近40%的劳动者曾因工作出现职场心理健康问题。职场心理健康,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隐形职业病"!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发布的报告《心理健康与工作:影响与应对策略》 中明确指出:“抑郁和焦虑每年导致全球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主要源于生产力下降(如缺勤、工作效率降低)和医疗支出。”

心理压力大的员工离职概率高出2.4倍(《哈佛商业评论》),企业替换一名核心员工的成本可达其年薪的150%-200%。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NIOSH)统计,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病、肠胃疾病)使企业医疗开支增加30%。

……

2025年4月25日-5月1日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正式启动, 今年,我们聚焦——「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

3、职场人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常见的职业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职业紧张、歧视、职业倦怠、抑郁、焦虑、骚扰等,会导致睡眠障碍、心脑血管疾患,以及过劳死、自杀等严重危害员工身心健康的结局,同时造成包括事故、缺勤、 离职、医疗和保险费用增加及生产力下降等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4、职场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工作场所中存在许多影响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大多数与工作类型、组织和管理环境、员工的技能与能力,以及对员工开展工作的支持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可概括为心理支持、组织文化、领导力、礼貌与尊重、心理素养、成长与发展、认可与奖励、参与和影响力、工作负荷管理、工作投入、工作-家庭平衡、心理保护及人身安全等13类。

5、警惕这些"心理预警信号"

员工心理问题并非毫无征兆,往往在爆发前会通过行为、情绪、认知等多方面发出预警信号。海德健康专业心理咨询师提醒您:及时识别这些信号,无论是对员工自身,还是对企业和身边的同事,都至关重要。

    行为表现异常

工作效率显著下降:原本高效完成任务的员工,突然出现拖延、频繁返工,对简单工作也感到力不从心,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影响了专注力和执行力。

社交退缩:不再积极参与团队活动,躲避同事交流,甚至在办公室长时间独处,从曾经的热情开朗变得沉默寡言。像公司原本活跃的部门聚餐,员工总是找借口推脱,逐渐与同事疏远。

生活习惯改变:出现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变差,如长期失眠、多梦易醒,或者过度依赖烟酒、咖啡等。

    情绪波动明显

情绪起伏大:容易因小事突然愤怒、哭泣或情绪低落,前一刻还正常工作,下一刻就情绪失控,且难以自我调节。

焦虑烦躁:频繁表现出紧张、不安,对未来充满担忧,总是担心工作失误、被裁员等,还可能伴随身体症状,如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缺乏热情:对曾经感兴趣的工作和活动失去热情,变得冷漠、消极,眼神黯淡无光,工作时无精打采。

    认知思维偏差

自我否定:频繁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即使取得成绩也认为是运气好。

过度敏感:对他人的评价和行为过度在意,常曲解他人意图,觉得同事在针对自己,领导对自己不满。

思维消极:看问题总是从负面角度出发,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过度放大,认为事情没有解决办法,陷入绝望无助的情绪中。

6、守护心理健康,从这些小事开始

沈腾、马丽呼吁全社会关注职业健康,我们每个人更需要行动起来,海德健康提醒职场人:

    情绪释放:通过运动(跑步、瑜伽)、听音乐、写日记等方式宣泄情绪,也可与亲友倾诉,避免负面情绪积压。

    调整认知:尝试换角度看问题,将压力视为成长机会而非威胁,避免过度自责,用 “我正在进步” 等积极语言暗示自己。

    时间管理:合理规划工作,拆解任务,制定优先级,避免因任务混乱加剧焦虑;同时设定工作与生活边界,避免过度加班。

    放松训练:每天花 10-15 分钟进行冥想、深呼吸或渐进式肌肉放松,缓解身心紧张。

    建立支持系统:与同事、家人分享压力,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让情绪有处安放。

企业同样可以成为员工心理健康的“避风港”:组织员工进行心理测评、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定期心理培训、心理专题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正念工作坊、推行弹性工作制(详细心理EAP服务方案可咨询海德健康)……这些举措不仅能提升员工幸福感,更能激发团队创造力。

7、当欢笑照进职场,健康才是真正的“主角”

沈腾、马丽成为职业健康宣传大使,恰似一场温暖的 “职场健康启蒙”。它提醒我们:工作的意义不仅是创造价值,更是实现自我成长与身心健康的平衡。

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资深打工人,都应该将心理健康纳入 “职业发展清单”。心理治疗不是承认软弱,而是职场精英的顶级装备。就像 F1 赛车需要专业保养,我们的大脑这台精密仪器,值得最专业的维护。

海德健康提醒:职场再忙,也别让健康 “让路”。未来,期待两位宣传大使能用幽默的方式,让更多人意识到:关注职业健康,从关注自己的 “心” 开始!也呼吁企业与社会共同行动,让每个职场人都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