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以科技赋能“中国建造”,定义“好房子”新范式

2025-04-25 16:34:25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要求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新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随着住建部“好房子”新规对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提出明确要求,我国建筑业正迎来系统性变革。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建筑科技研发首席专家叶浩文及其团队,以“造楼机”“一体化建造”等原创技术突破,打造出深圳裕璟幸福家园、长圳公共住房等标杆项目,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从“建造速度”到“建造质量”:超高层技术改写行业标准

在广州西塔、东塔建设中,叶浩文团队研发的“超高层智能化整体顶升工作平台”(俗称“造楼机”),将超高层建筑施工从传统的“高空危险作业”转化为“平台化安全施工”,创造了“两天一层楼”的世界建造速度,同时将高空作业风险降低60%。更具突破性的是,团队攻克C120超高强混凝土500米高空泵送技术,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难题,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被写入世界高层建筑建造史册。

“速度背后是质量革命。”叶浩文表示,其团队研发的塔吊协同作业、施工电梯直达顶层等12项关键技术,不仅实现垂直运输效率提升40%,更通过BIM技术将构件安装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远超国际标准。这些技术已应用于全国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推动中国超高层建造技术从“跟跑”到“领跑”。

▲建设中的广州西塔

绿色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破解“装配式建筑成本高”痛点

针对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及“好房子”新规中“全生命周期绿色化”要求,叶浩文首创“一体化建造”理论——将建筑、结构、机电、内装全专业集成,设计、生产、装配全流程贯通。2016年深圳裕璟幸福家园项目成为首个“试验田”:采用“搭积木”式工业化建造,6天建成一层(最快4天),较传统工期缩短35%,建筑垃圾减少80%,安装误差控制在4毫米,项目提前3个月交付并获深圳“金牛奖”,彻底打破“装配式比现浇贵”的行业认知。 

▲全国最大规模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深圳长圳公共住房

更具示范意义的是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作为全国最大规模装配式保障房,项目应用“一体化”理论实现全流程绿色低碳建造:现场用工减少50%,工期节约1/3,弃房率为0,户均投诉量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5,成为住建部智能建造与绿色建造“双标杆”,并摘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我们证明了保障房也能成为‘好房子’典范。”叶浩文说。

政策护航下的“中国方案”:从技术突破到标准输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应用“一体化建造”技术的项目达5200余个,带动建筑垃圾减排超1亿吨,节约用地15%以上。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叶浩文团队的“超高层建造技术”“装配式集成管理模式”已纳入《智能建造示范工程评价标准》。

“国家卓越工程师的称号,是荣誉更是责任。”叶浩文说,“我们这代建筑人,既要让高楼大厦成为城市地标,更要让‘好房子’成为民生标配。”从超高层“造楼机”到装配式“搭积木”,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变革,叶浩文的探索不仅重塑了建筑业生产方式,更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建造初心——这正是“中国建造”迈向世界一流的核心密码。  

当“两天一层楼”的速度与“毫米级精度”的质量相遇,当工业化建造与绿色低碳理念融合,叶浩文团队的实践证明:“好房子”既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更是民生情怀的结晶。在住建部新规引领下,这场始于“建造革命”的产业升级,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勾勒更温暖的居住图景。(邱国栋、 薛岳虎)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