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苍洱三十载,初心不改铸忠诚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1995年3月,春风拂过苍山,十九峰在暖风中舒展身姿,融雪汇成的十八溪欢腾着注入洱海。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一支身着橄榄绿的队伍悄然进驻大理——武警大理州森林警察大队成立,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了生态守护的新力量。三十载寒来暑往,这支队伍从武警大理州森林警察大队到武警大理州森林支队,再到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队,历经三次转隶,始终以苍洱为卷,以忠诚为墨,在云岭大地书写着守护生命的壮美篇章。
橄榄铸盾护苍洱
橄榄绿初驻大理的哨音未落,4月,云南省安宁县(现云南省安宁市)就突发重大山火,刚完成转防的武警大理州森林警察大队星夜驰援,迎来了他们的首战。
面对2000多米高海拔的原始森林,战士们以手为犁翻开腐殖层洒水清理,以勇毅的身影筑起防火隔离带阻击林火。10昼夜的烟熏火燎,战士们防火服上结满的灰垢化作特殊勋章,这场跨区域灭火首战,给云岭人民交上了第一份圆满答卷。
1999年初秋,在寒意渐浓的秋风吹啸下,年轻战士为一位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女孩穿戴上温热的军衣军帽,这是大队在营救被困苍山游客任务中暖心的一幕。
“吃饭啦,同志们”,这是东和村村民赶着马队在给火场一线的官兵们送水和饭菜,此时,灭火机的“嗡嗡”声、驮马队的“叮铃”声和人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鱼水情深的乐章。
烈火淬炼见真金
2002年1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46周年之际,刚转隶为武警大理州森林支队的他们吹响了专业化转型的号角,开启了守护苍山洱海的新篇章。
翻阅尘封的日志,本子上清晰记着2004年那个惊心动魄的春天。3月29日,在永平县曲硐镇三道河的火场上,17名战士和20余名群众在开辟防火隔离带时突遇大风,战士们迅速组织紧急避险,并用自己的身躯将未撤离的5名群众护在身下,群众安然无恙,战士们身上却留下了无法褪去的烧伤瘢痕。
无论什么时候,他们始终挺立在危难最前沿。2009年,参加楚雄姚安震后重建工作中,他们穿着雨衣雨靴,冒着围墙倒塌的危险,穿梭在巴拉鲊村的各个巷道之中,帮忙拆除危房危墙和清除瓦片。2016年,参加剑川抗洪救灾中,他们毫不犹豫扛着60多斤沙袋不断朝着决口处跑去,脚下溅起来的黄泥巴将这群橄榄绿全部染成了“黄泥娃”。
蓝焰新生启新程
2018年的秋阳里,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队成立,队伍从“橄榄绿”换上“火焰蓝”,从此承担起综合性救援的职责使命。
秋日洱海边,穿着橡胶裤、橡胶靴,手持镰刀、耙子躬身清理水草的黢黑身影;热闹景区里,为游客讲解防火注意事项和进山入林巡护的一抹鲜艳橙色,都在为“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增添色彩。
肩膀扛着保护生态的责任,双手举着救援群众的使命,三十年来,支队广大指战员不忘初心,出色完成了580余起森林火灾扑救
作为与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不仅在救灾前线敢于勇当先锋,也将民生冷暖牵挂于心。面对高寒村寨留守儿童的求学困境,他们坚持开展“圆梦·希望”捐资助学行动,为7所小学,63名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捐助了17万余元,帮助孩子们在求学路上更好地前行。他们还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开展送水保民生、孤寡老人慰问、无偿献血等爱民助民活动,以实际行动画出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站在新的起点,这支历经淬炼的队伍将带着初心的热度,全面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全力锻造“立足大理、辐射滇西、全域机动、快速反应”的综合救援主力军国家队!

标签:
- 上一篇:稻香村街道金寨南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荣光焕新颜”志愿服务义诊理发活动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