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共富集市书香浓 文明实践润民心

2025-04-22 16:33:17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海宁市斜桥镇庆云村举办“世界读书日阅读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人间四月,书香致远。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18日晚,海宁市斜桥镇庆云村党委携手浙江长海包装有限公司、浙江维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及斜桥镇杨霄松石榴红工作室,以“共富集市+阅读推广”创新形式,打造了一场“有书香气、有烟火气、有共富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油墨书香与惠民服务在集市上交织,村企共建与文化赋能在实践中共振,吸引了数百名村民热情参与,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角落。

亲子共读点亮“精神灯塔”

活动伊始,阅读推广区便成为“人气高地”。庆云村阅读推广人杨霄松老师化身“书香使者”,带着《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等经典亲子读物,向家长和孩子们分享阅读心得、介绍村里新落成的礼堂书屋概况。“亲子阅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联结。”杨霄松以生动案例讲述家庭阅读的重要性,现场家长频频点头,孩子们则驻足在一旁,被绘本中的故事深深吸引。

一旁的图书漂流区成为“流动的知识驿站”,孩子们抱着自家藏书排队登记。“我用《米小圈上学记》换了这本《昆虫记》!”8岁的少数民族女孩小雨举着“漂流成功”的卡片蹦跳着跑向家长。微风拂过,翻动的书页声与集市的喧闹声交织,将阅读的种子埋进孩子们的心田。

双向赋能绘就“共富图景”

集市上,“粉马甲”的身影格外亮眼。巾帼志愿者在图书漂流区摆放着充满春日气息的书签和彩笔,邀请孩子们写下“读书心愿”。“我希望读更多的恐龙故事!”“我想和妈妈一起读完《哈利波特》全集!”稚嫩的字迹承载着对知识的向往,志愿者们还贴心地为每个书签系上彩色丝带,让阅读的仪式感触手可及。

“助企宣传摊位”前,浙江长海包装和维亨食品的企业志愿者正向村民介绍企业招聘信息和特色产品。“家门口就能了解企业岗位,还能知道物美价廉的食品到哪里去买,这样的集市太实用了!”村民王阿姨翻着企业零售食品的折页,并仔细询问招聘要求。据悉,两家企业此次带来多个就业岗位,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党委书记表示,村企共建不仅是资源共享,更是发展共促,通过集市搭建“双向服务”平台,让企业走进村民生活,也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烟火气息温暖“民生底色”

“磨剪刀咯!锋利耐用!”“免费理发,这边排队!”便民服务区域传来阵阵吆喝声,传统手艺与现代服务在此交融。磨剪刀摊位前,老师傅戴着老花镜专注地打磨刀刃,旁边的理发点已排起长队,志愿者理发师手法娴熟地为老人修剪头发,还贴心地询问“长度是否合适”。最热闹的当属义诊摊位,医护人员用专业设备为村民测量血压,“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测血压,太方便了!”村民许大爷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除了传统服务,集市还融入各类便民宣传,志愿者现场普及平安交通、反诈、垃圾分类、五一文明出行等常识,耐心解答村民各类社保咨询,让便民服务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文化互动升腾“文明热气”

夜幕降临,特色“村潮”活动展示区响起动感的音乐——庆云村广场舞队身着统一服装,以一支《在希望的田野上》拉开表演序幕。整齐的舞步、灿烂的笑容感染了现场观众,不少人主动加入队列,跟着节奏舞动,成为乡村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一旁巾帼姐妹的共富摊位前,各类自制的手工艺作品生意红火。

“这样的活动既好看又好玩,还能学到知识、拿到实惠,希望村里多办!”村民陈大姐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据统计,当晚集市共发放阅读手册100余份,完成便民服务80余人次,收集就业意向登记10余份,真正实现了“文化聚人心、服务暖民心、共建促发展”。

从油墨书香到人间烟火,从亲子共读到家门口就业,庆云村的这场共富集市,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缩影,也是村企共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当阅读推广成为共富路上的“精神引擎”,当便民服务化作文明实践的“温暖触角”,一幅“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下一步,庆云村将继续整合资源、创新形式,让文明实践阵地真正成为群众“愿意来、喜欢来、还想来”的精神家园,以文化“软实力”夯实共富“硬支撑”。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