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27年,德国自动化仪表领军企业的本土化生长法则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2024年,中国市场仪器仪表行业下游需求整体萎缩,市场普遍承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为10803.8亿元,比上年增长4.3%。而在外资企业中,该行业取得业绩增长的企业仅有少数。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产业变局中,仪器仪表行业的竞争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角力,演化为系统性生态能力的博弈。
德国自动化仪表企业威卡中国董事总经理刘煌明在近期与中国工控网的对话中指出,作为拥有78年历史的德国家族企业,威卡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便从其在德国本土及欧洲市场的发展经验中提炼出关键策略——“国际化品牌的本土化发展”。
回顾威卡27年的在华发展历程,其本土化实践经历了三个清晰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德国研发的产品引入中国市场;第二阶段是生产本土化,在苏州、上海等地建立工厂;第三阶段则是研发本土化,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
2024年,威卡交出了中国市场营业额同比增长20%的亮眼成绩,其增长幅度达到行业平均增速近5倍。过去十多年,威卡在中国的业绩年复合增长率为两位数。在半导体领域,威卡的销售额在五年之间上翻7倍以上,在2024年更是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
威卡中国董事总经理刘煌明指出,企业在华发展得益于三大核心动能:中国市场的规模化优势、以客户为中心的深度运营体系,以及本土化创新能力的构建。
目前,威卡旗下苏州工厂和上海工厂已经满负荷生产,已在同时建设苏州二工厂与上海柯普乐新工厂两座工厂。据透露,两座新工厂将于2025年下半年落成,将为威卡未来增长预留充足的产能空间,并成为集生产、研发、测试于一体的本土化创新基地。这标志着威卡的本土化战略已从早期的“工厂本土化”进阶到“研发与定制化能力本土化”的更高阶段。
对于未来5~10年的战略目标,刘煌明表示,威卡有能力实现在华业绩的再次翻番。这份信心源于其深层本土化的战略布局——通过深度融合本土销售网络与研发体系,威卡已构建起贴近中国市场的快速响应机制。
当前,跨国企业在华竞争已从资源适配转向系统化能力构建。威卡的实践表明,通过研发、生产、服务的立体化扎根,外资企业能够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找到发展路径。随着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持续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外资企业的本土化战略将如何书写新篇章,值得业界关注。

标签:
- 上一篇:复旦教授陆晔:算法是一件好事,它不需要牺牲个体满足大众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