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刚:小小杂货铺变身“文艺会客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浙江省永康市龙山镇是南宋思想家、文学家、状元陈亮的故乡,在龙山镇桥下一村状元街33号,有一家志刚杂货店,76岁的店主倪志刚用一把二胡、一间店铺,架起了传统文化和社区生活的桥梁。作为“浙江省文化示范户”,倪志刚数十年来以店为媒,用民乐传道,逐渐把自家小店,打造成龙山镇极具人气的“文艺会客厅”。
小小杂货铺,是店铺也是舞台
一走进店里,高悬的“浙江省农村文化示范户”奖牌,与货架间的空地上整齐摆放着的二胡、笛子等十余种民乐器,让人感受到古朴的文化气息。每周三上午,这里总会准时响起二胡的旋律,十余位来自周边村镇的文艺爱好者在此切磋技艺。“货架摆两边,板凳围成圈,这就是我们的‘星光大道’。”倪志刚擦拭着陪伴半生的紫檀木二胡笑道。
退休前,倪志刚是永康市桥下小学的一名音乐老师。退休后,他利用自家房子开出了这一间百货店,既是生计,也是生活,更是文艺活动的“据点”。由倪志刚牵头组建的“文脉民乐团”,已吸纳固定成员35人,小则十几岁、大则八十几。这些团员有的来自邻村,也有的来自周边的县市。
图为倪志刚(中)与民乐团成员在店门口表演 胡盈盈 摄
“在农村集体活动相对较少,村民的业余活动相对单一。龙山镇文化底蕴丰厚,在吃穿不愁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也应该追求富足的精神生活。”这是倪志刚打造自家“店铺+舞台”的初衷。
文艺表演,是服务乡邻也是文化传承
“老倪,下次进山排练记得带驱蚊香!”婺剧票友王阿姨边收拾曲谱边叮嘱。这样的户外排练已成常态,倪志刚总会提前备好乐器支架、便携音箱甚至防暑药品。每年春夏,倪志刚会组织团员们前往永康市太平水库山村演出,一方面想要慰藉山区留守老人,同时也为民乐团找到了展示空间,为来此游玩的旅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这样的“山林音乐会”,让让文艺活动既保持规律又充满新意。
早晨7点理货上架,9点开门迎客,下午化身“文艺管家”——这是倪志刚的日常节奏。店铺二楼特设“文化储物间”,存放着自制乐器23套、曲谱集37册,以及他手写的《民乐教学笔记》。
图为倪志刚在擦拭自己的二胡 胡盈盈 摄
“我们民乐团10年前还只有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参与,但慢慢的,近年来,有一些年轻人为中华传统文化所吸引,也参与到我们团队中来。通过对这些曲谱、教学笔记的整理,我希望能影响并进一步帮助到更多愿意学习民乐、传承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只要愿意学,我就愿意教。”倪志刚如是说。
这位曾在讲台耕耘三十载的老教师,如今继续践行着服务乡邻文化需求的初心。这间不起眼的乡村小店,是倪志刚老师文化情怀的最佳写照。每一把二胡、每一只笛子,都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每一位热爱民乐的村民,都是文化传承的力量。(曹俊豪、胡盈盈)

标签:
- 上一篇:南昌农商银行:金融助力,共绘发展新图景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